为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精神,绵阳市涪城区农村信用社努力创新信贷模式,大力支持农村土地流转,取得了显著效果。截至2010年2月末,全区支持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简称土地流转)及农业规模经营贷款余额突破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农业贷款,占全区金融机构农业类贷款的92%。近几年,累计投放30亿元,累计支持农村土地流转3.28万亩,涉及农户1.5万户,形成了关帝土鸡、石洞蚕桑、龙门蔬菜、吴家奶牛,城郊、石塘、丰谷、龙门等镇生态观光旅游农业的产业区域布局。
“三型”带动土地流转健康发展
根据不同土地流转项目客户所需资金大小、所能提供的担保方式、客户经营形式等,涪城区农村信用社支持土地流转的手段不断创新,在土地流转初期主要以农户信用、联保等方式,支持农民之间自发型流转和能人带动型流转;2007年以来,信贷支持以村镇带动型、专业合作社带动型和农业企业带动型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为重点。
一是村镇带动型。村镇带动型是指由村镇出面,由农民委托村镇进行出租,然后由村镇与经营方签订合同,在一定期限内出租土地经营权,农民获取相应收益,流入方开展规模经营的土地流转经营方式。这种规模经营的方式主要集中在土地流转的早期,带一点由村镇行政推动的性质,辖内各地均有这种土地流转的形式,主要集中在区域内的杨家、关帝、金峰、吴家等农业片区。2009年,玉皇老君村村民与村委会签署委托流转协议,集中了1000亩土地,由村委会分别以每年每亩600元出租给大卡车公司、涪城高科合作,发展现代农业。城郊乡戈家庙村租包219亩,形成了以优质水果桃、李、梨、枇杷等成规模的旅游观光农业;丰谷镇邹兴荣租赁荒山荒坡建成了云盘山优质水果基地;龙门镇李克富、夏治国、荣茂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陈凤琼分别在香社村、九龙村租赁上百亩的“四荒”地发展经营以优质水果、花卉、苗木、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农业。截至2009年末,累计向通过村镇带动型流转土地的种养大户和农业企业发放贷款4800万元。
二是专业合作社带动型。专业合作组织,是按照行业而形成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如涪城区莲花池特色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社员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实行统一经营管理,并按照股份从土地经营收益中获得利益。合作社现已有社员202户,流转土地1240亩,建立了以合作社为主体的农业集约化经营平台,把原本分散在农民手中经营的土地集中在一起,进行组织化、规模化生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截至2009年末,全区累计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社员发放贷款9800多万元,带动了2万多亩流转土地实施规模经营。
三是龙头企业带动型。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了土地流转。根据农业企业的不同情况,农村信用社通过企业保证、担保公司保证和企业股东房产抵押等多种信贷产品,来满足农业企业实施规模经营的信贷需求。为解决中小企业、农村产业大户、龙头企业等客户“担保难、融资难”问题,我区农村信用社率先在青义镇组织企业成立了会员制互助式担保公司,由5户以上企业组成,实行“严格准入、诚实守信、注重风险、银企双盈”的管理办法,目前,会员制担保公司已在青义农村信用社担保贷款4580万元。全区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和科技人员流转6840亩,涉及415户,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29.9%;租包30亩以上土地和“四荒”的业主有120户,龙头企业31个,专业大户86户,专合组织3个。截至2009年末,累计向农业规模企业等发放贷款3.2亿元,带动了1.5万亩流转土地实施规模经营。
土地流转推动农村经济金融发展
通过大力支持农村土地流转,提高了农业现代化水平。带来了新的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加速了新农技术的普及。推广和应用农业新肥、新药、新品种、新农机械,促进了种植业节本增效。加快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也带动了农民的富裕。据了解,除了为部分农户带来土地租金、在农业企业打工收入及部分农民无后顾之忧地进入了新的创业领域增加的非农就业收入之外,部分有头脑、有干劲的镇乡村能人和一部分原来进城务工或经商的农民看到了土地流转带来的机会,借力信贷资金,通过规模种植、养殖和发展休闲农业等形式,实现了致富奔小康。龙门镇引进永好农业有限公司、全兴种苗公司、兴达食用菌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流转土地680亩,建成了以龙门镇小桥村为核心,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农业科技示范区;关帝镇通过土地流转形成规模养殖,达到年出栏土鸡240万只,年产值达到5520万元,仅此项收入全镇人均增收480元;石洞乡150户农户与天虹丝绸合作,流转土地300亩,进行蚕业生产,由公司提供技术、资金、包收购,农户出土地、劳力、蚕具,带动了1800户农户成片规模养殖4000亩,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栽桑养蚕上万亩,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人均增收1000元……
此外,还实现了涪城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和形象的改善。一是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涪城农村信用社服务辖区种植、养殖大户、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约80%已与农村信用社建立了合作关系,发生了信贷业务,通过支持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有效带动了存、贷款业务增长。二是提升了专业服务水平。从流转的方式看,信贷支持以租赁经营、委托经营和农地入股为重点;从土地流转后的经营主体来看,信贷支持以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为重点;从支持的产业来看,信贷支持以种养业为重点,主要涉及蔬菜、果业、生猪、养鸡、水产和观光农业等领域。农村信用社延伸了支农的广度和深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农村信用社专业化的服务能力。三是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目前,信贷支持土地流转的方式仍主要以小额农贷、联保贷款、保证贷款等信用、担保类传统信贷产品为主,农村信用社贴心支持,在当地政府、企业和广大农民中树立了支持农业规模经营、引导优势产业发展的良好的形象。(徐兴明 范继斤)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