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种菜大王“王大胆”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01-06  发稿编辑:刘庆

    在江油市九岭镇,有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白手起家,种植蔬菜,年总产值达200万元,目前他不仅在九岭承包土地300亩,还在大康承包土地400亩,全力种植无公害绿色蔬菜。他就是被乡亲们亲切称为“王大胆”的王勇。


    王勇家住九岭镇中河村,早年当兵,在部队负责种菜,从此跟种菜结下不解之缘。3年后,王勇复员回乡,不等不靠,积极发展种植业,刚开始时,只在家中的承包地种菜,终嫌地少,就从别人那儿承包五六亩地种,当年就纯赚三四万元,尝到甜头后,王勇一下子把中河村20多亩田地承包下来种植蔬菜。


    “土可生白玉,地能产黄金”。 中河村地处江油、绵阳之间,田野平旷,土地肥沃,适宜种蔬菜。为了做大做强,王勇还到成都周边的蔬菜种植基地参观学习。增长见识后,王勇决定走无公害蔬菜种植之路。


    蔬菜种下后,村、镇两级农技人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指导。遇到什么疑问,王勇除请教农技人员外,还常常购买蔬菜种植方面的书籍看。即使现在,他学习技术的劲头一点儿不减当年。


    第一年,王勇种菜喜获丰收。王家第一次有了余钱。村民们发现,种蔬菜比种粮食划算多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蔬菜种植很快在中河村推广开。


    尝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甜头后,王勇逐年扩大蔬菜种植规模。有了足够的本钱后,他投入80多万元,在九岭承包300亩,以种反季节蔬菜为主,销往成都等地;投入60多万元,在大康承包400亩,以种常规蔬菜为主,成了江油市有名的蔬菜种植大户。


    经过努力,王勇所在的中河村目前已发展为“四川省首批生态园区”、“绵阳市科技示范村”和由我市政府命名的“蔬菜专业村”,粮经结构达1:9,蔬菜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复种面积4000亩,反季节大棚蔬菜880亩,形成了“一村一品”的格局。“七寸参”胡萝卜、辣椒、韭菜等蔬菜成了村里的主导产品,畅销绵阳、广元、成都、巴中等地。


    在去年5.12特大地震中,特别是唐家山堰塞湖泄洪期间,给王勇的蔬菜种植业带来了100万元的损失。地震后没有蔬菜种子,镇党委、政府就向市农业局申请,终于弄到了蔬菜种子,使王勇的种植业得以继续发展。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新农村建设中,作为知名蔬菜种植大户,王勇决定在种植技术和蔬菜销售上多多帮助乡亲,让大伙儿共同走上致富路。


    在王勇承包的700多亩土地中,有172亩种植大棚蔬菜,其余露天种植常规蔬菜,露天种植的风险比大棚大。每年,王勇都要在当地聘请100多名村民种菜,光劳务费,每年就要支付70多万元。村民在家门口打工,既挣了钱,又照顾了家里,还学了种植技术,皆大欢喜。


    就这样,通过集约土地,扩大规模,科学种菜,阔大销路,王勇一步步走向成功。目前他正打算在品牌化、超市化上下功夫,把江油市的优质蔬菜销往更远的地方。(梁柱生)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