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关于当前的经济形势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9-11-16  发稿编辑:刘庆


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和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工业化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进步,实现了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历史性跨越。2008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07367亿元,占GDP的比重达4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8%,对国家税收的贡献率达到50%,工业增加值增幅约是GDP增幅1.5倍。


    从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总体情况来看,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现代工业体系门类齐全。我国工业建成了包括由完整的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消费品工业、国防科技工业、电子信息产业等组成的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我国工业已形成了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


    二是工业生产规模跃居世界前列。截至2008年,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我国工业产品已有210种。工业出口产品品种不断增多,档次和质量不断提高。目前,我国汽车产量已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二,2009年汽车产销量连续6个月每月超过100万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总规模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电脑、手机、彩电等电子产品生产规模全球第一;在家电、服装、纺织品、日用工业品等领域,我国也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业基地和世界工厂;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三,出口额跻身全球前两位,以信息产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三是整体工业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我国工业在载人航天、大运载火箭、月球探测、卫星导航、高性能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核电技术、通信技术等当代科技的尖端领域,取得一大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防实力。


    四是通信业实现跨越发展。我国电信网络总规模、电话用户总数、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和互联网用户总数均居世界第一。


    五是信息化进程快速推进。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工业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水平迅速提高。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经济增长下滑态势得到遏制。“扩内需、保增长”政策效果显著。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拉动下,重工业增加值由1—2月的2.7%回升到8月份的13.2%。汽车受益于低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下乡补贴、以旧换新等政策,产销两旺,全年产销量有望突破1100万辆。轻工业在国家引导和鼓励消费、提高出口退税率的一系列政策作用下,总体上表现出较为平稳的回升态势,到8月份,轻工业增速回升到9.8%,轻纺产品出口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外贸出口整体降幅。


    主要工业行业增长明显加快。受益于投资和政策拉动,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生产明显回升。8月份,39个大类行业全部保持同比增长,494种产品中有364种产品保持同比增长。


    各地工业增速恢复正增长。前8个月,东、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8.1%和13.5%,其中,8月份分别增长11.1%、13.1%和16%。


    企业盈利状况有所改观。前7个月,上报效益情况的22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7.3%,降幅较一季度缩小14.9个百分点,较上半年缩小3.8个百分点,1—8月降幅收至10.6%,上半年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上升0.4%,7、8月转为下降;亏损面19.2%,比上半年缩小0.8个百分点。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7个行业利润增幅比上半年提高或降幅收窄。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