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安县创新发展思路推进经济发展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9-09-06  发稿编辑:刘庆


    安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稳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产业、项目、企业、园区、人才队伍、环境建设为重点,突出“一园三带”区域比较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今年1-8月安县70户规模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6.7亿元,同比增长16%。


    今年以来,安县围绕“以工业大发展带动经济社会新跨越”发展思路,明确提出: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培育和形成在危机中逆势而上的独特优势,通过延伸产业链、服务链和基础设施链联动市县发展,努力形成安县“一园三带”的产业布局。


    为此,县委、县政府一是集中精力抓项目。继续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狠心来抓,围绕重点产业、优势企业,集中力量专攻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工业项目。当前,华晨20万辆整车配件、银河花荄工业园国家级技术中心;银河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和15万吨铬渣解毒资源循环利用15万吨硫酸、配套项目;中联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好医生年产6亿粒抗生素制剂生产线项目;启明星磷化黄磷尾气综合利用和4万吨甲酸及其配套工程项目;安县纸业公司5万吨竹浆一体化生产线项目;川银年产12万吨硫精砂制酸及余热发电等一批工业项目正加快建设,到2015年,全县工业投入累计达到80亿元以上。二是千年百计优化环境。建立健全重大工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审批流程,完善投资项目定期协调制度;加强工业发展所需的水、电、气、运输、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配置,重点加强天然气、电力、铁路运输等紧缺要素资源的协调;积极帮助企业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全力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三是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建全完善“一名领导负责、一个部门牵头、一班人员落实、一套措施推进”一抓到底的工作推进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强化效能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基于对宏观形势的深入分析和对县情民意的全面把握,安县提出“三年上台阶,五年大跨越”的总体目标,即到2012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在2009年基础上翻一番,工业占GDP的比率达到45%以上,工业对财政贡献率达到50%以上,到2015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50亿元,工业占GDP的比率达到50% 以上,工业对财政贡献率达到55%以上。


    5月14日,华晨动力集团投资15个亿的华晨汽车工业园项目建设在安县破土动工。该工业项目规划用地1000亩,总投资15亿元,新建厂房面积30万平方米,建成金杯轻卡整车厂、改装车厂、座椅厂、前后桥厂、仪表厂、车架厂、冲压件厂、注塑件厂等14个汽车及零部件子项目。达产后,将在产值、税收、就业等方面为安县地方经济爬坡上行、加快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7月上旬,安县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日产45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正式落户桑枣。这条年产100万吨水泥和77.5万吨商品熟料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总投资7.5个亿,安装了600余台套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目前,桑枣、塔水建材产业带已初步形成以水泥、陶瓷为重点的建材产业集群,年产值可达15亿元。


    “安县的工业发展格局还相对单一,主要体现在化工、造纸、建材、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上,新型高科技工业产业种类发展不平衡。”安县发改局局长吴淼介绍说。8月25日副县长赵奎召集“1+5”产业推进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进一步分析了1-7月工业经济形势、讨论并通过了安县工业强县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一方面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逐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和区域竞争力;另一方面将加快引进和扶持重点新型工业产业,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安县产业发展规划。


    安县县委书记王黎满怀信心地说:今年,是安县灾后重建的关键时期,是加快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既要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努力实现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又要以战略思维谋划全局,不断提高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上下联动,再求突破,安县的明天一定会更好。(陈茜)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