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位于农科区的绵阳好圣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建设工地看到一片忙碌景象,工人们正挥汗如雨,抢时间建厂房修道路。这个投资7.2亿的省扩大内需重点项目,预计明年元月就可正式投入生产。“我们建厂之所以这么快,多亏了市国土资源局开通的‘绿色通道’,从上报用地资料到项目落地开工,仅用了10天时间就搞定了!”提起到国土部门办理用地报件,企业负责人感触颇深。
在绵阳能够享受到如此快捷高效的用地审批服务,绵阳好圣公司仅仅是数十个受益企业之一。针对灾后重建实际情况,市国土资源局大力简化审批流程,对凡是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的灾后重建项目用地审批,一律实行“边建设边报批”的特殊支持政策,支持项目“先行用地”,加快落实建设优惠政策。目前,市国土资源局已经为川渝中烟绵阳烟厂、山东重汽、双汇等53个项目办理了“先行用地”手续,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工业发展和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全市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全面启动后,市国土资源局紧紧抓住国家对地震灾区实行国土资源特殊支持政策的良好机遇,针对全市灾后恢复重建用地需求量大等实际情况,在科学制定灾后重建用地规划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形势,积极创新工作机制,以保项目、促发展为重点,尽力用好用活用足灾后重建用地政策,加大土地报征力度,积极为项目用地审批提供便捷通道,千方百计保障用地需求,有效保证了全市灾后恢复重建用地需求。
为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市国土资源局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对全市用地用矿审批程序进行了全面清理,依法简化了国土资源审批手续,变过去项目用地报件审批集体会审为集体会签,大大缩短了用地审批时间,有效地提高了办事效率;并变被动为主动,国土资源部门提前介入项目用地审批环节,及早掌握重建和招商引资项目用地需求,主动与用地企业沟通协调,落实专人负责,积极解决企业用地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国土资源部门还组织人员进入城乡接合部、乡村进行动态巡查,全面宣传国家灾后重建用地政策,引导群众依法用地、合理用地、科学用地,积极查处乱占乱建土地事件,有效地维护了全市灾后恢复重建用地秩序。
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后,市国土资源局根据市委对全市未来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全市重点项目多、建设时间紧以及全市工业项目用地量大的新形势,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于近期全面开通重大建设项目用地报件“绿色通道”,制定落实了局领导分片负责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对凡是进入“绿色通道“办理的用地事项,市国土资源局根据项目开工时间,由部门牵头负责人和项目单位联络人员进行时限倒排,并按项目逐一制定工作计划,努力为项目建设用地需求提供有效、便捷、高效的审批服务,确保了一大批灾后重建项目顺利实施。
截至6月20日,市国土资源局共办理了8053宗土地使用证,抵押土地191宗,抵押面积703万平方米,抵押金额39亿元;出具用地批复165个,涉及土地面积27370亩,其中53个项目办理了“先行用地”手续,使用土地面积4415亩,极大地满足了企业和群众的需求。(蔚花)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