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银监会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绵阳办事处纪委书记、副主任陈利雄
由于地震影响,目前四川省联社绵阳办事处办公楼危房正在加固,办事处临时办公集中在二楼会议室。会议室门口会议桌前,一个四十多数的中年人正埋头认真批阅文件,他丝毫没有被大办公环境干扰和隔壁加固的敲打声所影响,非常专注和投入。他就是被中国银监会2008年6月表彰为银行业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的四川省联社绵阳办事处纪委书记、副主任陈利雄同志。
活着要有精神
地震后,面对农村信用社巨大的损失和员工心灵创伤,陈利雄作为分管业务工作领导,努力拼搏,率先垂范,书写对信合事业的无限忠诚。他妥善安置员工的同时,千方百计恢复信用社服务职能。
随着工作重心转移,陈利雄积极探索支持灾后农房永久性重建农户融资瓶颈难题,多次深入基层农户了解资金需求额度,到政府探讨风险防范,请求人行、银监部门支招,到信用社强调任务意义和重要性。通过反复调研思考,率全省之先在绵阳建立了由地方政府出资1.5亿元、承诺对此类不良贷款兜底70%的农房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有效化解农户贷款难问题。及时组织出台重建家园专项贷款工作意见,安排部署农房重建。全市组成351个调查小组,深入农户、社区和企业,调查农户121万多户,核定需求贷款户65万户、信贷资金110多亿元。在试点的基础上,设立灾后重建贷款专柜,开辟信贷绿色通道,目前已发放农房贷款余额25亿元,支持建房农户近11万户,体现了最大的保民生。与此同时,陈利雄注重抓好中央银行专项票据14.32亿元兑付并于2008年12月4日成功兑付。
今年以来,针对重灾区灾后重建、拉动内需的大好机遇,为进一步找准拓展业务市场的切入点,陈利雄主动参与实施“绵阳农村信用社灾后重建、拉动内需融资对接项目大行动”,组织全辖理事长、主任,深入各县(市、区),与地方党政及相关部门、企业(项目业主)代表一道参加银政企项目对接行动,主动出击,抢占先机,全市9个县(市、区)初步推介企业(项目)428个,信贷需求101亿元,有效拓展农村信贷市场,实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和促进自身发展的“双赢”。
在开展长虹家电下乡、组织辖区资金调剂等诸多业务工作中,陈利雄抓业务工作的一桩桩、一件件,俱是点睛之笔。在他的有力指导和垂范下,全市农村信用社员工正热情饱满、顽强拼搏,如火如荼开展各项工作。截止今年3月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37.5亿元,比上年净增36.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48.9亿元,比上年净增20.2亿元,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正逐步显现。
责任缘于良心
地震后,重灾区绵阳农村信用社备受社会关注,收到来自社会各界各类捐赠物资和捐款。辖内农村信用社有大量的办公、营业网点需要加固和重建。作为纪委书记的陈利雄,深感到特殊时期、敏感问题带来的新挑战。缘于此,他认真履行一个纪委书记的神圣职责,采取一系列严格有效的措施,保证了辖区未出现挤占、挪用和商业贿赂案件发生。
他针对抗震救灾物资、资金的管理使用,以及灾后重建中商业贿赂治理工作,先后下发了加强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检查监督和灾后重建工作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反腐败工作的两个通知,成立了以各级纪委书记为组长,纪检监察、人事、财务、稽核等部门组成的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接收捐赠款物的分配、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了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管的规章制度,确保了全市农村信用社768.9万元救灾物资(资金)账目清楚,使用合规。对全市220个加固项目和114个重建项目均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公开招投标,做到阳光作业,杜绝违规违纪行为发生。
爱心温暖灾区
在去年5月14日至22日的9天8夜,陈利雄在失去岳父和侄女,以及刚降生的侄孙3个亲人的情况下,组织“8人敢死队”冒着余震不断、烈日煎烤、过度疲劳的折磨和唐家山堰塞湖溃堤、疫情上升等严酷的威胁,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身心磨砺,千辛万苦从北川联社大楼废墟救出幸存者4个人(最后死亡一个人)和一些残缺肢体,直到员工家属已提出放弃对亲人的救援时,他仍坚持到最后。
在接下来的安抚工作中,陈利雄为解决遇难职工家属要求子女在系统内工作问题上,他多次不厌其烦地做好解释工作,积极向省联社汇报,尽量争取合理政策,切实解决了11个遇难职工子女工作,让遇难职工家属无后顾之忧。他还积极对口帮扶一名遇难职工家属,随时去看望、慰问,了解帮扶对象的生产生活情况和具体困难,尽其所能地予以解决。他还号召在辖区内积极向灾区职工捐款捐物,自己多次慷慨解囊,捐款和缴纳特殊党费一万多元。(蒲天国)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