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加快绵阳旅游产业灾后重振的对策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9-04-20  发稿编辑:刘庆

    “5.12”特大地震灾害给绵阳旅游业造成重大损失,全市旅游行业直接经济损失达60.4亿元,北川、平武、安县、江油等重灾区旅游产业受损严重,北川西羌猿王洞、安县千佛山、江油李白纪念馆等精品景区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全市旅游道路、标识标牌、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饭店、旅行社等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场地震使绵阳旅游安全目的地品牌形象受到重创,旅游产能受到严重影响,旅游市场消费信心受损严重,旅游业的投资信心受挫,绵阳旅游市场急剧萎缩,2008年度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40.18亿元,与2007年相比下降50.36%。2007年以前旅游总收入占四川省第三位,地震后下降到四川省第八位。


    地震后,绵阳市旅游局迅速落实专人开展旅游灾后重建规划,国家旅游局和省旅游局于去年6月派出了全国知名的旅游规划专家对我市旅游灾后重建进行了规划,制定了《四川汶川地震后绵阳市片区旅游业恢复重建实施规划(2008-2010)》,其具体目标是:2008年6-12月,完全恢复三国旅游线、轻灾区旅游景区及绵阳市区周边农家乐,全市旅游业水平恢复至灾前30%;2009年,部分恢复重灾区旅游业,全市旅游业恢复至灾前水平的60%;2010年,基本恢复重灾区旅游业,全市旅游业恢复到灾前水平。


    加紧规划建设北川地震遗址旅游区,培育以北川地震遗址旅游为龙头的旅游目的地。


    “5.12”大地震使北川老县城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地震废墟遗址,唐家山堰塞湖和北川的名气都在这次地震中让全世界知晓,加上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等有形和无形资源,必然可以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产品。温家宝总理第二次视察北川时,提出要再造一个新北川。随后,同济大学专家组接手设计北川地震博物馆方案。规划显示的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总体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包括任家坪地震博物馆、县城地震遗址、唐家山堰塞湖次生灾害展示区,全是汶川地震中破坏最为严重的和次生灾害最集中的地区。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将融入科普、教育、展示、纪念、参观和体验诸多元素,为研究地质构造、预防地质灾害提供科学依据,供游人观光,纪念亡灵,警示后人,对世界自然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和创新。北川唐家山堰塞湖湖区面积5.03平方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年轻,保存最为完整,类型最为全面的地震遗址纪念地和自然遗产地。在规划农房重建中将两岸建设成具有浓郁羌族特色的吊脚楼,发展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在原有500亩玫瑰花的基础上,发展优良品种玫瑰花5000亩,种植优质无性系茶园9000多亩,发展中药材13000多亩,还有丰富的红豆杉资源,并开发水上旅游项目,将依托美丽的湖光山色,沿岸的羌族民居,遍山的玫瑰茶树,打造成 “中国第一堰塞湖景区”。


    开发北川地震遗址旅游,必须科学规划建设,沿线星级厕所、停车场、购物点,与解决羌族群众就业增收结合起来,与展示和传承羌文化结合起来。通过北川地震博物馆、唐家山堰塞湖、北川新县城的建设,整合禹里乡大禹故里景区、擂鼓旅游集镇、吉娜羌寨、安县海绵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产品,共同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将北川地震遗址旅游资源培育成世界知名品牌,成为绵阳旅游的龙头产品。


    加快恢复提升李白文化、三国文化旅游等传统精品景区


    以李白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的恢复提升包括江油李白纪念馆、窦团山、青莲李白故居、李白文化艺术长廊、李白文化展演区。李白文化景区是我市独特的旅游资源。把李白纪念馆建成集文化旅游、游憩、休闭于一体的满足多层次游客需要的古典园林式纪念馆,建成全国一流的弘扬李白文化的中心。同时,应加快青连李白故居、青莲旅游集镇、窦团山的恢复重建。以武都水库建设为契机,抓好涪江“六峡”的建设,融入李白诗歌文化、蜀道文化,共同打造成AAAAA级旅游景区。


    三国文化旅游线是四川省规划的五条精品线之一,我市三国文化旅游景区包括富乐山景区、西山蒋琬墓、梓潼七曲山景区。要加快完成七曲山风景区游客接待及南山门文化展示中心,凤凰湖商住休闲中心,将七曲山打造成国家AAAAA级旅游区,联合剑门古蜀道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提升三国文化品味。进一步提升绵阳富乐山风景区、西山风景区的三国文化内涵,将富乐山景区打造成国家AAAA级景区,将西山风景区打造成国家AAA级景区。


    着力打造虎牙、王朗高端生态旅游区和仙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重点旅游景区。


    王朗、虎牙都是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要加快两大景区的旅游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游客服务中心、标识标牌、旅游厕所等服务设施建设,依托虎牙、王朗·白马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挖掘探险旅游、志愿者旅游、科考旅游、度假旅游资源潜力,建设白马民俗文化观光区,虎牙、王朗自然生态旅游区,把虎牙、王朗·白马旅游区建设成为具有丰富旅游体验的国际生态度假旅游目的地。


    仙海旅游区依托有山有水和城市近郊的优势,随着仙海景观大道的建成,将仙海建成世界水准、国内一流集休闲、度假、运动、养生、会展、生态居住为一体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使之成为中国西部最具亮点的商务会展中心和休闲度假中心。


    完善绵阳城市科技(工业)旅游  加快恢复提升乡村旅游


    绵阳是著名的中国科技城,也是国家旅游局命名的全国唯一的科技旅游示范区。要加快恢复提升绵阳科技博物馆的布展,提早对外开放。整合娱乐风洞、数字球幕影院、科学家公园、长虹科技馆、中物院科技馆、光友红薯博物馆、梓潼圣迪乐村“两弹元勋”邓稼先旧居、江油老君山火药文化遗址、佳昊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等几个部分。可把北川地震博物馆中的地震科普教育、应急逃生训练、应急救援体系等内容以及安县海绵生物礁地质博物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迁建后遗留的设施设备都纳入科技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加以利用,形成我市科技(工业)旅游的核心产品。


    我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升,要依靠优美的生态环境,浓郁的乡土气息,鲜明的农业特色,厚重的农耕文化,紧紧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与灾后农户重建结合起来,实现旅游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我市乡村旅游着力打造6个乡村旅游带,一是绵江景观大道李白文化乡村旅游带,整体展示以唐文化和川西民居风格为主。二是游仙—梓潼三国文化乡村旅游带,整体展示蜀汉风格为主。三是安县—北川羌文化乡村旅游带,主要发展羌文化特色、温泉休闲为主。四是平武白马藏族乡村旅游带,整体按白马藏族风格建设,发展白马藏家乐。五是三台蜀汉文化乡村旅游带,整体以汉代风格为主,发展民俗体验、宗教朝拜项目。六是盐亭嫘祖文化和回族风情乡村旅游带,发展农耕织造、民俗体验项目。


    引导全市乡村旅游向规范化、规模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我市将指导和支持开展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建设,积极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积极创建星级农家乐,积极引导“农家乐”旅游向乡村度假旅游转型升级。(覃天沛)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