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褚时健,中外企业界都说他是个人物。之所以是个人物,就是他的人生充满着传奇,而且传奇的让人窒息,让人沉重,让人思考,让人自信,让人奋进。
他有个懵懂的孩童时代而不懵懂,一个农民的儿子骨髓里镌刻着农耕基因,身上流淌着农民的血液。他后来的卓越与辉煌都是在“农”字上做出的惊世之作。
褚时健有个激情燃烧的青年时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质朴与追求使他义无反顾地参加革命,参加云南武装边纵游击队。建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地方区长、区委书记。成为那个时代货真价实的“公务员”。1957年反右运动,他被任命为玉溪专署反右工作组小组长。上面给他们定有反右指标,此时其他地方的反右指标已经达到了15%,甚至20%,而褚时健连5%的指标都没有完成。用他的话说,“这样的数字心里总觉得不对头,他没有事硬要说他是右派,说他反对共产党,老是觉得整不下去。结果他们就说我手软,手软就说明你本身是右派。整别人整不下去,最后我自己被搞成右派了。”这一年是1959年,褚时健正值而立之年。从反右工作者被打成了右派,“罪状”是同情右派。
——这是褚时建人生中第一大传奇。
右派帽子一带就是整整20年。褚时健被打成右派之后“发配”到一个农场。用他的话说,“比起在机关那种压力大的日子,来到这里反而觉得轻松了。别人一天能做多少事,我也能做多少。最后他们让我去做工副业,制糖、种菜、酿酒,供农场人吃。我觉得这个倒轻松了,也不要哪个再论长短。”一年后,新平县有一个2000多人的厂子快倒闭了,上面要褚时健去当厂长“救火”。他去的时候厂里只有300人了,他对这300人说:“你们别跑了,我们一起过后半生算了。”这样一干就是十几年。直到1979年,被再一次派到玉溪烟厂“救火”。
——如果说是金子总会发光,褚时健带着右派帽子就任华宁农场副场长、华宁糖厂厂长,也可谓是他人生第二大传奇。
刚刚摘掉右派帽子的褚时健被委任到濒临破产的玉溪卷烟厂。此时的他,已到了“知天命”的年岁。但这个曾经扛过枪、当过干部、搞过企业、犯过“政治错误”饱经风霜的“老人”,却在破败式的烟厂里,开启了创新式的革命。
1986年,褚时健兼任了玉溪烟草公司经理和玉溪地区烟草专卖局局长,加上把农民的烟田变成烟厂的“第一车间”,并狠抓产品质量,他一手掌控了产、供、销三个环节,红塔山在这样的新体制构建下开始“腾飞”。到九十年代中期,褚时健已经把“一个地方小烟厂做成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烟草帝国”。固定资产从几千万元发展到70亿元,年创利税近200亿元。“红塔山”卷烟品牌无形资产被评估为332亿元。
在那个普遍工资仅有几百元的年代,红塔厂一个普通职工的工资至少是四、五千元,有中央领导甚至戏称它为“印钞工厂”。有报道称,自此,褚时健成了中国的“烟草大王”,全国最红的国企红人。政治荣誉也接踵而来:云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等等。
他甚至成为烟草行业的“教父”。某卷烟厂请到他去“传经送宝”,红地毯从厂内一直铺到厂外很远的地方。他点石成金,大笔一挥就把你变成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得到他的批条,就等于发财。各路烟商、官员和干部子弟,各尽所能,演绎出种种生动的“故事”;他的女儿去广州,不知有多少辆小车在机场硬生生地等待,抢着接机;一位作家仅仅因为跟云南这一片辽阔的土地有点熟路,便有人想通过他跟褚时健搭上线……自此,“红塔帝国”的权力全部集中到塔尖---褚时健的话被形容为“圣旨”。重要的事情,尤其是批烟,全凭他的条子和电话;他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身边人称他“老爷子”,其他人叫他“老板”……
然而,就在褚时健的人生巅峰期间,1995年2月,一封来自河南三门峡的举报信,瞬间终结了这一神话。
——这是褚时健人生第三大传奇
1999年1月9日,褚时健被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携带着烟草帝国的荣耀和贪污受贿的耻辱,黯然离开了执掌18年的红塔集团。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褚时健的一份长达8000字的判决书,据说曾经十易其稿、被称为“现代法律文书的典范”。当时上级部门的指示是:“过不掩功,功不抵过”。
“当时新的总裁要来接任我。我想,新的总裁来接任我之后,我就得把签字权交出去了,我也苦了一辈子,不能就这样交签字权。我得为自己的将来想想,不能白苦。所以我决定私分了300多万美元,还对罗以军(时任红塔集团总会计师)说,够了,这辈子都吃不完了。” 褚时健如此供述,在当时引发了一个“59岁现象”,即官员“退休前捞一把”。
但是,一些媒体人士、外国友人及社会各界却对他表示同情、惋惜或为他辩护。曾有人算了这样一个细账:当时红塔集团的销售总额距离世界500强仅有迟尺之遥,作为红塔集团的最高管理者,褚时健所应得到的报酬要远远超过(法院认定的贪污和不明财产)174万美元。但是,他18年的收入加奖金不过80万人民币。即:他每为国家贡献17万元自己才得到一块钱。而在2010年,中国银行信贷风险总监的年薪就高达1101.9万元,究竟什么是贡献?
还有一个细节颇值玩味。据财经作家苏小和表述,褚时健没有独吞贪污款。他是非常自觉地将资财分给了与他戎马生涯的兄弟们。原红塔集团总会计师罗以军这样回忆私分300万美元时的情景:“褚时健对副厂长和总会计师等人说,弟兄们辛苦一场,现在有点外汇分给你们。开始时我们也觉得有些不妥,但多年来已习惯了他的威信,他的话就是圣旨。”还有民间的反应更“蹊跷”,玉溪的老百姓这样对调查组说:“他(褚时健)拿了你们多少钱?我们凑给你嘛!”官方也亦然,2008年的最后一天,云南当地媒体发布的“改革开放30年影响云南30人物”中,褚时健排名第五。如此说来,正是企业家激励机制与监督体制的不健全葬送了他的政治和职业生命。
——这是他人生第四大传奇
褚时健身陷囹圄,对于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来说,应该是他这一生中摔得最痛、跌得最惨的一跤。祸不单行,不仅老伴儿马静芬也被关在洛阳监狱,而他唯一的姑娘褚映群也在河南狱中自杀身亡。可以说是在他致命的伤痛口上又撒了把盐……褚时健人生之磨难、悲凉,已经陷入到了绝境的极限。许多人为他惋惜,也有人为他落泪,更有人在疑惑中期盼:褚时健还能站起来吗?
褚时健确实出人意料!这位意志坚强的老人并没有垮掉。他先是获得减刑,改为有期徒刑17年,又劳改两年后,2002年因严重的糖尿病获批保外就医,回到家中居住养病,并且活动限制在老家一带。按照常理,在老家能颐养天年,这算是他最好的结局了,然而,他却没有这样选择。毅然独辟蹊径承包了一片2400亩的荒山,而这片被承包的荒山又刚经历过泥石流的洗礼,一片狼藉,当地的村民都说那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而这一年,褚时健已经是75岁高龄了。身体尚未康复、诸多困难并没有阻住他的“疯狂”!他带着年迈的妻子进驻了荒山,脱下西装,穿上农民劳作时的衣服,昔日的著名企业家完完全全复原成一个地道的农民。他,要用努力和汗水把荒山变成了绿油油的果园。
奇怪的是,在昆明,街上的橙子10块钱4公斤,而他种的冰糖脐橙1公斤8块钱你都买不到,而且产品一出来就发往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在云南根本见不到踪影,因此,他的果园效益好得惊人。10年后,2400亩“雷响地”,成为拥有35万株冰糖橙,固定资产8000万元,年利润3000万元,拥有完备道路规划和水利设施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84岁的褚时健则再次成为亿万富翁。这是他人生第五大传奇
人生传奇,传奇人生。褚时健到底是怎样的人物,他向世人展示了什么?我们又在他身上看到了什么?
褚时健是个知恩、感恩、报恩的人。他出生在农村,对农村那块养育他的土地有着无尚的情怀。无论困苦与艰难,农村、农民、农业对于他有无法抗拒的诱惑力,誓志将一腔热血化作炽烈的火焰燃烧着自己的故乡故土,永不舍弃。
他,把在这块土地上育出的烟叶转变成“烟业帝国”;他,把家乡荒山上长出的橙子推上了世界“橙王”!他把有生之年的激情、困惑、坚韧、拼搏、奋进,全部化作汗水和心血倾撒在了这片土地上,始终坚守着中国企业的经营之根。
褚时健是个不服输、积极向上的人。一个人的成功,登到顶峰的高度固然可赞,如果能看到跌到低谷的反弹力即更为精彩!
他投身冰糖橙这个行业时,云南的冰糖橙市场已经饱和。但是,当他吃到来自澳洲的进口橙子时,就想创自己的牌子。也正如当年他看到国外的著名香烟品牌万宝路时的反应一样,一个劲儿地想要创造中国自己的高档香烟品牌。他的选择决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是在探索一种新型的农业模式。恰恰他的探索都是在困境中磨砺而生的。他和妻子在橙园搭建工棚,吃住生活在橙园,就是要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种出极品橙子,决心与国外橙子一决雌雄!
更重要的是:他在向世人展示,人生的波折磨难是一种常态,而企业家的创业励志精神则是必须坚持的。
从褚时健身上不难看出,一个企业家踏踏实实做实业的精神。做实业好像挣慢钱,但却是企业家精神的完整体现。实业领域不仅是国家力量强大之本,更是庞大的人口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为什么褚时健掌管烟厂时,想到烟厂上班的人挤破头!同样,他经营管理的果园,想在果园干活的人也挤破头。他有一整套烟农互利、果农双赢的激励机制。譬如在果园,有一百多农户300多人忙碌,他给每棵树都定了标准,产量上他定个数,告知果农能收多少果子就收多少,太多会影响果子质量,多出的果子他不要了。这样一来,果农一见到差点的果子竟主动摘掉了,决不以次充好。一个果农,只要完成承担的任务,就能领到4000元工资,质量达标,再领4000元,年终奖金两千多元,一个农民一年能领到一万多元,比到外面打工挣钱还多!难怪吸引人!有人说他是一个标准的技术型企业家,这一点不假。他善于学习,对技术要求严苛,实实在在提高产品品质,扎扎实实做实事,这种企业家的实业精神,正是当代企业家卓越和辉煌的法宝。
褚时健,这个已过80岁的老人,面对人生的沧桑,懊恼过,痛苦过,但流过泪后,擦干泪水,能又一次点燃希望之火,用心过日子,将日子过得红火,让周围的人幸福、快乐。这种身处逆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精神,堪称当代创业者的楷模!
他确实做到了淡忘过去,却依然心忧天下,做到这一点真的不容易。他的传奇人生靠的是一个中国企业家的核心价值观来支撑。同时,在他身上我们也看到了转型时期的中国企业界,在法制观念和价值评判上的模糊、矛盾与迷茫,让我们对过去中国国企一把手走过的路有了更多深层思考,对今天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有更深刻的感悟:创新,永无止境;改革,任重而道远!
褚时健——尊敬的老一代企业家,你的创业精神、创业传奇,必将激励千千万万个中国企业家在改革创新中叱咤风云!
(老骥 舒升)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