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120人讲述90年的故事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03-11  发稿编辑:景秀丽

劳动模范、战斗英雄的亲属、战友、同志

他们是党的历史和共和国历史的相关者

他们是重大事件亲历者、重大工程参与者、重大成果创造者

他为西藏人民修公路

讲述人:王宗仁 著名军旅作家《青藏线》一书作者

青藏公路盘旋在世界屋脊上,是西藏与祖国内地联系的重要通道,被誉为西藏的“生命线”。

身上留有27个枪眼的慕生忠将军是修筑青藏公路的总指挥。我很敬仰他,从50年代到现在,整整关注了他几十年,想写他的心愿也揣了几十年。

1954年5月11日,修筑青藏公路正式开始。慕生忠将军手里拿着一把铁镐,镐把上用烙铁烙着5个字:“慕生忠之墓”。他的意思是:如果我死了,这把铁镐就是我的墓碑!

世界屋脊,那是一块什么样的高地呢?气候高寒,终年有冰,四季刮风,六月也飘雪。日月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还有数十条冰河分布在雪山峡谷之间……

谁也没想到,慕生忠将军带领筑路大军仅用7个月零4天,就将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路途最艰险的公路从格尔木修到了拉萨,创造了人类筑路史上的一个奇迹!

当时,修路到了一个地方,那里根本没有地名。因此,青藏公路沿线的许多地名都是慕生忠将军的作品。望柳庄、雪水河、不冻泉、天涯桥、开心岭、西大滩、五道梁……这些新地名与慕生忠将军一起永远留在了西藏的山水间。

 

我心目中的华罗庚教授

讲述人:王元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罗庚》一书作者

1952年,我师从华罗庚教授,与他一起风风雨雨走过30多年。

新中国成立时,华罗庚教授已是驰誉国际的数学家了。高价优待“科学大脑”的美国伊利诺大学聘请他为终身教授。可是,他毅然冒着风险回到了祖国,以火焰般的热情致力于新中国数学的拓荒和奠基工作。60年代初,他又创造性地让数学从书斋里走出来,为国民经济服务。他亲临26个省、市、自治区,历20余载春秋寒暑,推广“优选法”和“统筹法”。

1979年6月13日,他被接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了却了50年的心愿。这时的华罗庚教授已“老病对黄昏”,他开始倒计时了,要竭尽余生为祖国和人民再做点儿事。在穿梭式的巡回讲学中,他经常是带了氧气袋上台为群众讲授“双法”,有时讲着讲着身体支撑不住了,就站在台上输氧气,乃至多次造成心肌梗死。1985年6月12日,他在日本讲演时心脏病突发,不幸逝世,终年74岁。

我对华罗庚教授了解甚深:他从一位失学的清贫残疾青年,成为举世公认的领袖数学家,已属世界罕见。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与祖国生死相依,慷慨掷此身的至诚,堪称不朽典范!我耗时近10年,写成《华罗庚》一书,权作敬献给他的一瓣心香!(摘自《党建》)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