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游仙区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断加大医疗卫生工作惠民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该区紧紧抓住灾后重建机遇,大力改善医疗卫生设施条件。全区30个“升级版”卫生重建项目已投入使用。位于老龙山脚下、由海南省政府及社会资金援建的游仙区中医院将填补游仙一直没有区级综合医院的空白,让群众就近享受“简便廉验”的医药服务。游仙还从设施配套、队伍建设、环境美化入手,加强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积极促进灾后重建成果转化运用。区妇幼保健院、魏城医院先后通过一级甲等保健院及二级乙等综合医院评审。全区公立医疗机构开放床位达到1049张,较地震前增加 30 %。
让群众看得起、看得好病,是卫生惠民最直接最现实的体现。游仙以医卫体制改革为契机,通过精心测算、科学调整,先后推出提高补偿比例和封顶线、扩大诊疗服务范围和用药目录、实施住院补偿“一证通”和门诊统筹补偿、开展慢性病统筹补偿和大病特补、新农合筹资农村金融机构代收代缴等措施,去年全区累计补偿金额近7500万元、个人最高补偿金额达到12万元。今年,该区又将新农合筹资额度提高到290元、其中个人缴纳50元,全区参合已达99.5%,连续五年居全市前列。通过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各医疗机构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分别下降36%、45%,群众累计受益金额达1600万元。
按照“便民、利民、惠民”要求,游仙区从预防保健、公共卫生、贫困救助等环节入手,全面推进卫生惠民工程。该区为43.5万城乡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为2400余名农村孕产妇提供补助近100万元,为13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减免复明手术费用,有效展开食品安全监管及传染疾病防控,全区区、乡、三级公共卫生网络基本形成,为54万城乡居民构筑起坚实有效的健康屏障。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