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为全市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节选)自中共绵阳市委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西部文化强市的决定
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一)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鼓励支持文艺工作者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颂扬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伟大胜利,生动展示全市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开拓创新的辉煌业绩。引导文化工作者牢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神圣职责,坚持正确文化立场,积极追求文化产品健康向上的社会效益。发扬创新精神,提升原创能力,增强社会责任,创造有利于文化作品推陈出新的良好环境。以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为尺度,建立公开、公平、公正评奖机制,积极探索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政府采购制。市委、市政府继续实施优秀文艺人才、优秀文艺作品评选奖励制度,实施“名主持、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优秀社科专家”和“‘德艺双馨’文艺家”评选奖励制度,壮大沙汀文学艺术基金规模。
(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强化加快发展理论支撑。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指导实践的巨大作用,切实加强市、县市区和高校、企业等的社科组织建设,加强社科基地、讲坛、读物、网站和学术年会建设,支持在绵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与研究基地建设。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有效发挥社科评奖的导向功能和社科研究项目的载体作用,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理论研究,促进社科成果转化。加强对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理论宣讲。认真贯彻《四川省科普工作条例》,在经费等方面支持社会科学普及。筹建绵阳市社科院,加强和充实社会科学研究力量。
三)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宣传资源,构建统筹协调、责任明确、功能互补、覆盖广泛、富有效率的舆论引导格局。建立健全市级媒体沟通协调机制,发挥驻绵新闻媒体作用,支持市级主流媒体做大做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注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和舆情分析研判,改进舆论监督。加强新闻策划引导,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应急报道和舆论引导机制。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持续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深入群众、深入现场,真实准确传播新闻信息,杜绝虚假新闻。健全新闻从业人员准入和退出机制。
(四)以“五个一工程”为引领,推出更多富有巴蜀风格、绵阳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积极为文艺工作者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鼓励创作思想性强、艺术水准高、群众喜闻乐见的原创性作品。组织实施好“五个一工程”、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创作工程,扶持重点舞台艺术作品、重点文学艺术作品和优秀少儿作品创作。建立重大选题招标机制、重点作品立体开发机制、文化产品营销传播体系,创新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体制。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深入挖掘优秀文化资源,规划一批重大题材,推出一批富有巴蜀风格、绵阳特色的优秀文化作品。加紧收集整理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等方面的资料,为文艺创作积淀资源、丰富素材。支持博物馆等文化单位重点收藏和推介本地优秀文艺作品。运用主流媒体、公共文化场所等资源,为展演展映展播展览弘扬主流价值的精品力作提供条件。
(五)理顺互联网管理体制机制,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唱响网上文化主旋律。理顺互联网管理体制机制,构建宣传、网管、通信、公安、教育、文化、广电、信息等多部门联动和市、县市区互动的工作格局。建立互联网行业组织,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加强网络宣传阵地建设,积极占领由新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新平台和新媒介,提高利用应对的新手段和新渠道。支持市级主流新闻网站发展,优化提升各部门门户网站,加大网络正面宣传力度。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快官方微博建设,积极做好涉绵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和处置。推进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增强社会公众网络道德意识,培养理性网络环境。依法惩处传播有害信息行为,深入推进整治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加大网上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建立网络安全评估考核机制,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信息安全。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