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精神传家宝
讲述人:王洪波
王进喜之孙
大庆油田团委书记
1970年11月15日,只有47岁的爷爷就离开了我们。虽然我和爷爷未曾见面,但他在我们这些后辈心中的形象一直是清晰的、鲜活的。
爷爷出生在贫苦的农民家庭,15岁就被拉到玉门油矿做苦工。直到1950年,他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他经历了解放前和解放后的大变化,他多次说:“我甘愿为党、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艰苦奋斗一辈子。”爷爷的话很朴素,但道出了那一代工人的心声。当工人,就是油田的主人,努力把井打到世界第一;当干部,就是人民的公仆,老老实实地为一线服务、为职工服务。
他一边兢兢业业地苦干,也不忘解决其他工友和家属的困难和要求。1961年,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爷爷一边组织职工保障油田的生产,一边和大家一起想办法办起商店、卫生所、邮局等等,把大家的生活问题解决好,还创办了大庆第一所由基层大队组建的小学--帐篷小学,并且自己亲自任校长,给这些学生上了第一节课。
爷爷为职工群众做了很多事情,但对家人要求十分严格。即使他在后来当了领导,奶奶仍然还在队里烧锅炉、喂猪,其他工人的家属有些都转为正式职工了,我奶奶却一直是家属。
现在,我们整个家庭很多人仍然在油田工作,我们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都不是个人的,都是铁人精神的传承者。
像雷锋那样为人民服务
讲述人:黄帮维
沈阳军区某部“雷锋班”班长
1963年1月7日,在雷锋同志牺牲4个多月后,国防部正式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我们以雷锋为榜样,先后参加了沈抚地区抗洪抢险、沈阳桃仙机场抗雪救灾、吉林通化地区灾后重建等重大任务,荣立集体一等功3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29次。
我们班有许多保持了40多年的优良传统:每天晚点名第一个点雷锋,每天要整理一次雷锋铺,每次开饭、集会前都唱雷锋歌曲,每年清明和雷锋牺牲日,全班战士祭扫雷锋墓,每逢演习、比武、抢险救灾等大项任务,在雷锋像前庄严宣誓。
去年抚顺7·31抗洪抢险,我们班担任团队的第一梯队,前往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木奇镇参加救援。通往灾区道路很狭窄,两侧山体不时有石头滑落,非常危险,得随时停车抬走路中的石块,有的战士手指划破了,有的战士手臂刮伤了,来不及包扎和休息,直奔灾区投入紧张的抢救行动,乘坐冲锋舟在滔滔洪水中不断往返,先后抢救群众70人。
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我带头捐款1000元,班里战士积极响应,为灾区儿童购买书包、文具等。2010年4月玉树发生地震灾害,我们想方设法找到灾区学校地址,给孩子们寄去学习用品和慰问信。今后,我们还将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摘自《党建》)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