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三网融合的重点与前景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1-04-01  发稿编辑:景秀丽

       三网融合的重点
       三网融合应先易后难、试点先行、创造条件、全面推进,工作千头万绪,必须抓住重点、突破重点。由于三网融合虽有技术问题但主要不是技术问题,需从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入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融合就是一种生产力。
       改革管理体制和完善运行体制。变分业管理为混业管理是一场革命,像英国那样采取大部制管理不失为有效的方法。在我国电子部与邮电部合并为信息产业部后,电信网与互联网的矛盾就消失了,为什么不能把广电网也并让其中呢?这比各部门分治要好得多。三网融合后全业务经营,必须完善运营机制,提高市场化、商业化、企业化的程度,由垄断走向竞争合作,避免恶性竞争,走合作共赢之路。
       加强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体系。三网融合应法律先行,在美国1996年有电信法,在日本也有2010年的信息通信法,我国只有条例没有法律,三网融合需要立法,有强大的法律保障,党政部门才能依法办事,遵法执法,三网融合还要有政策支持和扶持,从金融、财政、税收政策方面给予必要的照顾,国家产业政策也要考虑三网融合的需要,用产业政策促产业发展。
       加快网络改造和建设。三网融合对网络要求高,无论是接入网,还是传输网,无论是专用网还是公共网,都要进行光纤化、宽带化、数字化、无线化的升级改造,提倡共建共享,扩大覆盖面和应用程度,改进网络管理,发展新一代网络,包括“云计算”和物联网等。
       创新产业形态和融合业务。三网融合产业是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它的产业链特别长,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硬件到软件,从文化产业到信息产业要制定统一的国家标准,三网融合的新业务层出不穷,尤其是多媒体融合业务的增值服务会不断增加和花样翻新。
       加强技术创新。三网融合的技术有不少是现成的,但在新一代网络架构中,仍有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需要重点突破,在新的融合产品设计制造中,也要加强自主创新,力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三网融合的前景
       三网融合前景无限好,它必将进一步延伸,与新兴的物联网相融合。三网融合还只停留在人与人之间的互联互通,同物联网融合后,就可从人与人发展到人与物、物与物互联互通。物联网的概念最先是在1999年由MIT提出来的,2005年国际电联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物联网是通过各种感知设备和互联网,连接物品与物品的全自动、智能化采集、传输与处理信息的,实现随时随地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网络,它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三个特征。
       物联网的出现被称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革命,它与新能源并列为振兴经济的重要法宝。新兴产业是互联化的、物联化的、智能化的发展。振兴经济靠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物联网的应用业务非常广泛,例如食品溯源、移动支付、物流运输、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需要解释的是食品溯源,食品有了电子标签二维码后,能查到它来自何处,我国的物联网在此也有应用。总的来说,物联网是庞大的产业和市场,与信息产业和信息市场紧密联系,形成战略性的新兴产业群,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新的大市场,所以要看好物联网产业。
       目前我国已把物联网作为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无线移动通信的3GTD网与物联网相融合,正在厦门无线数字城市试点中,积极开展物联网应用服务,由无处不在的覆盖转为无处不在的应用,已有较多案例,如工地噪音的远程无线监控、无线视频监控、无线手机汽车票等,这为推广物联网应用做了示范。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