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对大禹文化的研究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自1987年以来,在绵阳市和北川县的倡导下,搜集有关大禹的文献资料编印了《禹生北川》,出版了《大禹史料汇集》等书。考察了大禹在茂县、汶川、北川的遗迹,将大禹出生地定位于北川,对北川禹里乡“禹穴沟”、“石纽”等大禹遗迹进行开发建设,在禹里乡场镇建了一座“大禹纪念馆”。大体形成“以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为中心的大禹出生地,以河南西部为中心的大禹活动地,治水涉及黄河中下游,影响及于江淮流域,大会诸侯于安徽怀远县之涂山,葬在浙江绍兴”的共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名人故里之争愈演愈烈,大禹出生地之争,更是烽烟四起。在全国范围内,有“禹生于西羌”,即出生于四川说,有“大禹生于东夷”,即出生于山东说,有“禹产于昆仑山”,即禹出生于西北说,有“禹娶涂山氏女”,“大会诸侯于涂山”因而断定大禹出生于安徽或浙江。禹生西羌的说法,见于文献已有两千多年。先秦最早记载是禹生“石纽”。西汉前期司马迁实地考察后在《史记》中明确“禹兴于西羌”。对司马迁的说法,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历史学家们也是有争论的。由于没有实证,人们对《史记》中所记载的商代几十个王的世系以及商之前的夏是否存在,均持怀疑态度。直到甲骨文的发现,证明司马迁关于殷商史的说法不虚,《史记》也就成了信史。至此,历史学家也不再怀疑作为殷商之前的夏王朝和夏王朝创始人大禹的存在了。
西汉蜀人杨雄进一步考辩为“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蜀王本纪》)”。后世《三国志》、《华阳国志》、《水经注》等均认同杨雄说并不断有所补充。问题在于,“汶山郡广柔县”如今在哪里?汉代的广柔县地域辽阔,其故地与今日北川、汶川、茂县、都江堰市皆有所对应,换句话说,当年的广柔县“曾经拥有”过这几个县市或多或少的地盘。因此,这些县市都声称自己是“大禹故里”,先后都建有禹王庙。过去这些县市争而不炒,近几年随着旅游的升温,文化品牌价值的回归,大禹故里之争重新升温,它不过是历史旧案的再现。2010年6月,汶川建起大禹故里文化景区,7月17日举办了大禹文化节。汶川是大禹故里的消息传出,广大北川人有一种“被抢劫”的感受。一位学者说:“没有山东曲阜参与的孔子节,还能够叫孔子节吗?”这也许代表了很多人的思维。大家都认可的惯例是,应由名人的出生地牵头举办文化节。
我看问题就出在“惯例”二字。尽管北川在1988年就有了大禹故里的名头,还有前国家主席杨尚昆题字,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名,尽管北川是独一无二的大禹出生地,但是旅游市场的机会并不总是由故里天然的垄断。你不尽快“作为”、“动作”,其它地方又有什么不能动的呢?
其实,北川当地官员也早就明白,“大禹故里是一个很大很好的品牌”。但是,有牌不出,过期作废,这也是市场经济的规则。
令人想起10年前,四川省还在慢慢酝酿将省内一个乡更名“香格里拉”时,2001年12月云南已经过国家民政部获准,将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了。当时是惋惜之声不绝于耳,而后“香格里拉”带来的经济效益,那更叫知情者倍感错失良机之痛。
大禹故里这么响亮的一张名片难道北川就这样拱手相让与汶川吗?希望北川有所警醒,相关部门不妨迅速拿出行动,做好禹羌文化研究、开发,切实打好大禹故里品牌。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