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觅补标本 很有必要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08-12  发稿编辑:刘庆

    随着国家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成本的投资力度,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充分利用,师生对电化教学依赖性日渐增强,国家对初中生物标本的拨配有限及自然损失,致使生物标本发挥的作用在悄然下降。久而久之,学校必备的生物标本资源会更加匮乏,必将会削减生物课的教育教学质量,严重影响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素养的培养。


    生物课程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要探究性地学习生物课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主动学习与实践,加强学生对生物学的深入理解,强调学生利用生物学考虑择业与深造方向。无论生物经验的积累还是各种形式的生物探究课都离不开对生物标本的充分有效的利用。


    充分有效的利用生物标本至少会得到如下好处:对教师而言,寻求补充利用好“标本”资源,可促进教师熟悉生物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备齐教具。可以克服课堂的呆板与单调乏味,增大课堂教学,活跃气氛,增进师生的互动和协作,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收到事半功倍的良效。还可更新教师的知识,扩展知识平台,拉近教师同社会同家长同学生的关系,利于教学相长,共建和谐校园。对学校而论,经师生勤奋地制作利用“标本”资源,有益于师资的实效培养,有利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贯彻,有利于填补长期以来因教育投入跟不上及自然损耗等造成的教育教学器具配置漏洞,降低办学成本。对学生来讲,迎合了他们的好动且求知欲望高的天性,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引导他们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觉得要学的东西太多,怀揣疑问走出教室,喜携答案迈进课堂。采回了有代表性的标本,扩大了视野,在选采标本中增才干,长知识。为成长为创新型人才而奠定基础。


    但是,严重的现实很使人担忧。由于资金短缺,或者因课程改革教材内容变动频繁,致使生物课程内容所需配备的必备标本及挂图难以配套,学校的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引发许多相应的探究活动无条件进行,特别是“5·12”大地震受灾地区的学校情况更为严重。因为使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个别教师对仅有的一点标本也“懒得”使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学生只能望洋兴叹。少数偏僻山区学校,享有得天独厚的标本资源优势,由于条件艰苦,有的教师工作责任心又不够强,加之学生及家长不够重视,上课时要么照本宣科,要么糊里糊涂到下课。照此下去,新课程理念的贯彻执行,素质教育的实施落到实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利用有限的资源练就基本的动手操作技能,造就新一代创新人才的实现将大打折扣。从历次不同检测答卷中明显地反射出这不是危言耸听,不是空穴来风,要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生物课的标本资源其实非常丰富,并非要用钱去买才能添补。关键问题是能否重视它存在的重要性,重视缺少它带来的危害程度。


    为使现有的标本资源得到有效的运用,又能使因补充不足和自然损耗造成的漏洞得到填补,建议以下几项措施。


    制度健全,认真落实。严格要求按课程标准开足课时,想办法上好每一节探究课,以切实可行的标准定期严查。


    整合资源,变废为宝。将因校舍布局调整而被拆的村小初中的教具收集起来重新调配使用,鼓励教师修补被损器物。


   师生参与,集思广益。动员师生为校出力分忧,教师可利用休闲或课外活动指导学生采集补充,也可联络家长适量捐赠,还可组织学生根据特殊要求绘制生物课挂图。


总而言之,寻觅补充生物标本资源很有必要。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