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的轻松高效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06-04 发稿编辑:景秀丽
2008年9月10日,三台县新生中学一位教师倒在了讲台上,永别了教坛。我在深感惋惜的同时,也陷入了深深地反思。学生的成绩很重要,师生的身体健康同样重要,二者没有轻重主次之分。那么,如何使二者同时得兼呢?我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学双方的轻松高效问题。
一提起教师,许多人就会想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见,教师的工作是多么的劳苦。事实上,十有八九的教师都是“从东方发白,累到深夜”。教师这么辛苦在干什么?无非就是在备讲批改辅。长期以来,这几乎成了教师的专利,学校考核教师教学过程的依据。因为斯,很多教师积劳成疾,甚至倒在讲台上,死在退休前。学生也是疲于奔命,被迫学习,索然寡味,苦不堪言。那么,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洋思经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和“魏书生教育方法”的“自主学习,民主管理”告诉我们,教会学生备讲批改辅,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教学生,学生管学生,把所有的学习主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教学双方皆轻松而高效。
一、教会学生编学案,让学生掌握自学课文的方法
过去教师备教案,在上课之前,学生根本不知道要学什么,学生打的是无准备之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可以专门用一节课让学生自学。如让学生查字典、词典解决课文中的字、词、句的音、形、义问题,进行连词成段的写作练习。让学生说出自己从课文中知道些什么? 领悟到些什么?不懂而本人和小组无法解决问题是什么?教师将第一节课学生中未解决的有价值问题与自己通过钻研教材而产生的问题和确定的重难点相结合,编成学案,于第二节交给学生用30分钟左右通过独立解决与小组合作解决的形式完成学案。最后教师用5——10分钟时间解决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
教师每个单元示范一课后,把其他几课学案编写任务委派各个学习小组,每个学案先由小组仿照教师学案共同编写,然后交教师检查,最后师生共同修改、定稿,印发。
新学期开始,教师就可以将各课承包下去,让学生广泛收集资料,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学案,不仅提高了学生钻研课文,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还让学生掌握了自学课文的方法,训练了真正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走向“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最高目标。
二、鼓励学生上讲台,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实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主体性教育方式,但目前课堂上教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的局面还是没有改变,学生并不是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也并非学生学习的服务者,而是包办过多,越俎代庖。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声嘶力竭,学生学得云里雾里,筋疲力尽。
洋思中学要求教师讲课不超过10分钟,把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奇绝。由此可见,教师不仅可以少讲,而且还可以让出讲台,把讲台作为学生交流的平台。学生编写好学案后,可以要求学案编写小组作好走上讲台,指导大家解决问题的准备。学案编写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给予指导和帮助,甚至可以让学生在老师面前试讲。同时,也可以鼓励其他同学走上讲台,或引导大家解决问题,或阐述对某个问题独到见解,或提出新生成的有探求价值的问题。因为大家都是同龄人,思维水平、见识、阅历比较接近,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容易接受和借鉴。长期坚持下去,不仅提高了讲课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促进了其他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教师不再是主导,而是幕后指挥者,不得不出手时才出手。
三、督查学生批改作业,让学生养成自我反馈的习惯
批改作业,似乎是教师的天职。作业不仅要批改,而且要批改仔细,才能达到作业批改的目的,这需要很多的时间。这恐怕是教师最为繁重的任务,也是许多老师积劳成疾的主要原因。那么,作业让学生批改行吗?我的实践证明:学生批改作业,不仅行,而且效果非常好。
过去,我的作业是精批细改,几乎占去了我所有的课余时间;为了批改好作文,基本上要用两周时间,双休日还要加班,备课常常忙到深夜。
看了魏书生的作业批改法,我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包括优良中差四类学生,分别命名为正组长、副组长、组员一、组员二。每次作业组与组交叉批,组内正组长批组员二的作业,组员二批正组长的作业,副组长批组员一的作业,组员一批副组长的作业。作业批完后,交换给本人,本人先自己改错,自己弄不懂的要问组长或老师,然后本组组长要检查本组组员的作业改错情况,批作业的小组还要检查被批小组的作业改错情况,一处未改,扣学习分1分,并写100字说明书,以此类推。最后,老师将全班作业收起来了解学生达标情况,分析教与学的得失,检查批改情况,若老师发现批错一处,扣批作业者2分,写200字说明书,改错一处,学生本人扣2分,写200字说明书,检查者各扣4分,写400字说明书,所有说明书要当着全班念后,张贴在张贴栏内。一学期下来,学生都能掌握作业批改的具体要求,每次作业都能精批细改,学生掌握了自我反馈学习效果的方法,教师通过作业这面镜子,看到教与学的优劣得失,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达到了长善救失的目的。
学生作文也要让让学生在课堂上自评,互评。在作文课上朗读优秀作文,在墙上张贴精美文章。学生作文积极性空前高涨,作文水平大大提高,每学期都有2-3篇作文发表在《绵阳日报——教育周刊》上。
教师少却了作业批改的时间,不仅轻松了自己,而且还有时间在网上学习先进经验,收集各种优秀学习资源,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拓宽自己及学生的视野,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四、引导学生自设作业,让学生找到转差化优的途径
到目前为止,作业“一刀切”的现象,仍然普遍,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学生作业如太行王屋二山压得学生喘不过起来。
学生作业不在多,关键在有效。我认为,实行教师预设作业与学生自设作业相结合的方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教师设计的作业要少而精,另一部分可以让某个同学,某个学习小组,某一类学生或本人自己设计作业。自设作业要体现分层要求,因人而异的特点。如成绩好的学生每天要练习一定数量的具有深度难度广度的题;成绩差的学生要每天练习一定数量的比较基础的题;书写差的学生每天要进行一定数量的书写训练;修辞判断能力弱的学生每天要练习一定数量的修辞方面的题;写作能力差的同学每天读一定数量的的优秀文章,写一定字数的片段练习等等。学生自主作业,是实现优拔尖,中转优,差转中的良方。这就是学习中的“包产到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耕种”的积极性。
五、让学生辅导学生,让中差生找到成功的阶梯
教师辅导学生,大多数都是从端正学习的思想,树立人生理想,激励进取意志,克服畏难情绪,明确学习目标,分析失败原因,战胜各种困难,寻找成功方法等方面入手。这种指导是一种“战略”上的指导,可从内因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缺乏对学生学习的具体帮助,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甚微。要真正的起到转差化优的实效,就必须根据中差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基础搞好优差组合,让优生从各方面帮助中差生。让中差生挨着优生坐,既可以为中差生提供学习的范例,又可以让优生随时提醒注意,指点方法,答疑解惑,纠正错误,检查过关,让中差生找到成功的阶梯。
当然,除了结对帮扶外,还应该建立如一人帮多人,多人帮一人,互帮,交叉帮,帮学习,帮生活,帮困难等多种帮扶形式。同时,教师还要制定各种帮扶奖惩制度,建立中差生成长档案,赏识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学生备讲批改辅的任务尽量要在课堂上完成,需要课外完成的任务最好不要超过一小时,以免挤占学生其他课业或休息锻炼的时间。避免把教师的负担转嫁到学生身上,让学生不堪重负,适得其反。
以上的做法仅是洋思经验和魏书生教育方法的一些初浅尝试,虽然每次期末考试成绩都雄踞学区前茅,教学业绩年年优秀,但还是有许多不成熟、不妥当的地方。要真正实现教学双方的轻松高效的旅程还很漫长,“吾将上下而求索”。还望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