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浅谈初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05-19  发稿编辑:景秀丽
    中学数学课标明确提出:学习数学,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为社会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可见,初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在规范办学新形势下,在有限的时间、空间条件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益,提升学生数学能力,成为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并在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为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奠定扎实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在抓住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例如初一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教师强调,解应用题就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来解决,只要设法利用已知条件建立含有未知数的方程,问题就可以解决,这就是方程思想。学生学习了一次函数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我们可以用函数工具解决日程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比如手机话费的选择、出租公司车辆的租赁、公园月票的出售等都可以借助一次函数模型加以解决。
    在初中阶段,有很多数学思想、方法,例如方程思想、函数思想、化归思想等,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适时利用教材中的素材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这种意识,能用建模的思想来处理数学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举一反三、一题多解、多题一解,达到“一两拨千斤、事半功倍”的效果。
    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不断改进课堂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几年来,我改变课堂满堂灌的旧的教学模式,采取“预习——创设情景——精讲——精练——强化”的教学模式,将启发式、合作探究式贯穿于教学过程,并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重点是注重三个方面:注重预习、注重提问、注重精讲、精练。
    (1)注重预习   要求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预习提纲预习,同时了解将要学习哪些知识,在引入新知的过程中应用了哪些旧知识;你对本节课新概念、新公式、新定理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不懂的地方记上记号,以便在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听讲,注重课堂的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预习能力。
    (2)注重课堂提问  一方面,课前提问,检测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新知的预习情况;另一方面,在一节课的关键点上,教师应提前设置一些问题,逐层向深层次迈进。学生在教师设置的问题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展开深度的理性思维,这样做既完成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3)注重精讲、精练   一堂课,学生真正有效参与时间仅30分钟,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课堂力求做到精讲、精练。所谓精讲,就是起画龙点睛作用,在新知建构的关键点上,教师语重心长的讲授,这时要求教师的语言简明扼要、击中要害。所谓精练,就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围绕重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题不宜过滥、过多、过杂,力求精当、典型。组织学生训练时采用多种方式,有的试题学生单独完成;有的试题,如实践活动类,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大胆尝试;对于综合性题目,可先抽优秀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顺势引导,点名思路,再让学生完成。这样,既做到分层教育,有的放失,又给学生留够足够的时间、空间,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习惯。
    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提供内在保障。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论即方法论,数学学科的学习,更需讲究一定的方法、技巧。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训、交流、总结,使不同年段学生采用适合自身的方法去学习数学、研究数学、探索问题。
    注重师生双边活动,既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为有效课堂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提供坚强后盾。
    根据课标的要求,一堂课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参与课堂的时间、空间、参与实质性问题讨论等方面,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一方面,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更多的是引领、组织、设计,教师的作用在于幕后、课前,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通过整体把握和分层推进,让学生充分参与,并通过组织多层次的训练,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把课堂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增加学生的独立活动,课本让学生自己阅读,定义让学生自己概括,解题思路启发学生独立探求,凡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一定让学生自己亲自去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多种数学能力,提升了数学素养。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非一朝一夕之功,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学法指导,准确把握师、生双边不同的定位,学生的数学素养定会不断积累,数学能力定会不断提高。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