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三台县多措并举努力缓解群众看病难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8-03-17  发稿编辑:

    近年来,三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先后出台了《三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意见》、《关于解决城乡特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亲民、利民、便民、惠民政策,紧紧围绕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目标,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着力推行惠民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加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卫生事业长足发展,百万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正逐步得到缓解。

               合作医疗扎实推进

    200511月,三台县被列为全省第三批新型农村合作试点县,组建了县合作医疗服务中心,安排了启动资金,确保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于200611日正式启动运转。2008年,农民参合人数分别由2006年的93.45万人和2007年的105.44万人增加到118万人,参合率分别由74.6%82.2%上升到94.7%

    合作医疗运行机制不断健全。每年将合作医疗县级负担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落实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工作经费和人员经费,还投入了30多万元建起了合作医疗信息平台,加快了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步伐。同时,不断改进和完善合作医疗基金管理模式按照基金“管用分离、收支分离”的原则,建立起了“财政部门管钱不管帐”、“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管帐不见钱”的运作机制,确保了合作医疗基金“封闭”、安全、规范运行。

    医疗服务行为不断规范。全县设立了合作医疗综合定点机构67个,定点门诊62个,定点村卫生站577个,设立合作医疗报帐点69个,这些星罗棋布的医疗服务网点,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就近看病和报帐的需求。不断加强对医疗机构规范服务合法执业的监管,建立起了医疗机构管理与考评机制,县人大、县政协每年都要对合作医疗工作进行调研和审议,县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定期对合作医疗机构开展督查,县卫生主管部门采取日常监督和抽查监督相结合办法加强监管,积极开展医院质量管理年活动,不断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为群众提供便捷、低耗、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合群众受益水平不断提高。本着合作医疗资金使用有度,不过多沉淀,严防透支的原则,适时对补偿方案进行调整,逐步降低了起付线,上调了封顶线,扩大了报销范围,提高了报销比例,将门诊挂号费降至每次不超过2元,将17种慢性疾病、住院分娩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诊疗项目纳入了报销范围,使参合农民受益程度逐年提高,2007年,受益群众由2006年的27.62万人次增加到36.55万人次,合作医疗筹资总额由2006年的3738.11万元增加到4967万元,报销医药总费用由2006年的1990.20万元增加到4750.82万元,报销比例由2006年的53.24%上升到95.6%

              惠民保障落到实处

    大力推行“三免十减半”惠民医疗制度,医疗卫生机构对“五保”户、农村特困和城区低保对象就诊时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普通门诊诊查费、院内会诊费,对住院普通床位费、急诊观察床位费、门诊辅助检查费(指“三大常规”、心电图、A超、X光透视)、肌肉注射费、静脉输液费减免50%。把五保户、农村特困户纳入了新农合和医疗救助的双重关爱,县财政替他们支付了参加新农合的个人缴费部分,又对他们所发生的医药费一律先由定点医疗机构垫付,在每次治疗终止后,先按合作医疗政策予以报销,剩余部分再由医疗机构和民政部门按规定结算,还取消了他们在合作医疗住院报销医药费的起付线,切实为他们减轻了负担医药费用的困难。近年来,卫生系统救(援)助五保户、贫(特)困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弱势群体人员11.1万人次,救(援)助金额96.67万元。

               卫生支农方便群众

    坚持常年农村巡回医疗活动,卫生系统坚持每年组织专家到乡镇卫生院开展义诊义检和卫生知识宣传活动,下派专家对镇乡卫生院急危重症病人实施免费会诊,对乡镇卫生院实施技术援助,指导镇乡卫生院提高技术能力,通过广播电视和有关会议,医务人员进村入户进社区大力宣传卫生防病知识,不断增强广大群众自我保健意识。近年来,卫生系统为群众免费义诊16万多人次,免费体检2.36万人次,免费健康咨询27.35万人次,开展义诊服务8.05万人次,发放卫生保健科普资料72.5万份。

    积极开展卫生扶贫和医疗救助,对全县60岁以下已婚妇女开展了病普查普治,为4.79万名妇女提供了六项技术无偿免费普查,减免费用488.94万元,又为接受超声聚焦技术治疗的1.49万名病人按每人每次150元给予优惠治疗,还为参加新农合的妇女按每人每次6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实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项目,救助农村贫困孕产妇3133人,救助金额72.56万元;免费治疗肺结核病人1089人,免收医药费43.5万元;为444名癫痫患者免费提供治疗药品3.2万元; 20075月,县卫生局被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授予“健康扶贫工程先进单位”。

                    夯实基础强化服务

    近年来,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服务人口、技术结构、病人流量等要求,先后对61所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标准化建设和国债项目建设,完成了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县疾控中心、县卫生执法监督所、县妇幼保健院业务用房和基本设施建设,极大改善和提高了全县医疗卫生服务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同时,采取定期组织业务培训、上级医师指导、派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和医学继续教育等形式,先后投入培训经费119.9万元,举办了传染病防控、中医、妇幼保健、急诊急救、卫生管理等培训班,免费对镇(乡)、村医疗卫生人员1648人次进行了培训,1541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医学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了医疗卫生机构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援的服务能力,全县基本建立起了以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站为网底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成为维护三台百万群众身体健康的坚实屏障。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