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绵阳高新区如何在推动全市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11月8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超到高新区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
刘超一行来到高新区河边镇,详细了解银花湖(上游)水库文旅产业发展和草溪河综合整治情况。他说,银花湖地处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核心区域,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要坚持系统思维,突出生态打底、科技为魂,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以集中发展区产业发展为需求导向,大力发展旅游业、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为集中发展区提供完善的生产生活配套服务。要围绕“安全水道、生态廊道、活力水廊、文化脉络”的目标,加快推进草溪河流域整治,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提升集中发展区承载能力。“企业年销售收入多少,目前还有什么困难?”……在华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刘超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在得知公司专门承接艾默生、华为等电子产品制造业务,形成了年产网络能源产品100万套的生产能力时,刘超对企业发展业绩给予肯定,他要求相关部门主动对接、主动服务,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刘超在座谈时指出,高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肩负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使命,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担负极其重大的责任。要树立雄心壮志,进一步强化战略引领,理清发展思路、凝聚发展共识、增强发展动力,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努力把高新区建成西部一流的高科技园区,争当绵阳区域经济发展排头兵。
刘超强调,要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断增强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走在全市新一轮发展前列。要在产业发展上走在全市前列,做大做强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科技服务、物流、会展等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业态高端、梯次衔接的现代企业集群,加快建设高端产业集聚区。要在改革创新上走在全市前列,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扎实抓好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同步推进商事制度、简政放权等领域改革,有效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建设改革创新引领区。要在对外开放上走在全市前列,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实效,推动签约项目抓履约、在谈项目抓落地、意向项目抓跟踪,努力引进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加快建设对外开放示范区。
市委常委、副市长颜超,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夏明、管委会主任董泓,市政府秘书长谭岗参加调研和座谈会。 ( 马新友)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