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全党全社会之力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新华社北京11月23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3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听取关于巡视55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有关情况的专题报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精准扶贫,开创了扶贫开发事业新局面。
会议指出,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帮扶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有效衔接,咬定青山不放松,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共中央政治局23日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释放出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信号。
扶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会议指出,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精准扶贫,开创了扶贫开发事业新局面。但是,贫困问题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短板。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仍有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7017万人。“经过30多年来持续不断的扶贫开发,未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认为,“一些贫困者非残即病,劳动能力弱。一些贫困家庭一穷二白,缺乏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安全住房、干净水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一些贫困人口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沙化区和荒漠化区,扶贫难以见效。”
如果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我国还有数千万贫困人口,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会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多举措脱贫5000万社保兜底2000多万
本次会议首次明确了社保兜底与其他脱贫路径的具体规模。
针对目前剩余的7000余万贫困人口,会议要求,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解决5000万人左右贫困人口脱贫,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000多万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制度覆盖范围,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这体现了分类施策、因地制宜的原则。”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黄承伟认为,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来说,依靠发展生产和提供就业机会就能实现脱贫,而对于生存环境极端恶劣或缺乏劳动能力的人群,必须采取社保兜底等手段予以保障。
各级党委政府要逐级立下军令状
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党委和政府,要逐级立下军令状,层层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军令状以前多用于口头说法,这是首次以正式文件形式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就扶贫开发逐级立下军令状。”黄承伟表示。
立下军令状也意味着严格的监督问责。会议要求,实行最严格的考核督查问责,确保中央制定的脱贫攻坚政策尽快落地。要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和审计、稽查等工作,建立扶贫资金违规使用责任追究制度。纪检监察机关对扶贫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挥霍浪费等违法违规问题,坚决从严惩处。
(据新华社)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