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彭宇行在绵阳市“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座谈会上强调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5-11-10  发稿编辑:韩春梅

 

努力把规划编制成描绘未来凝聚力量引领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刘超出席并讲话

11月9日,我市举行“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座谈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书记王东明对“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关要求,研究我市“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市委书记彭宇行强调,要严格按照中央、省委有关要求,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把绵阳市“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成描绘绵阳未来、凝聚绵阳力量、引领绵阳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超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小刚代表编制组介绍规划纲要编制有关情况,市委副书记张锦明,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盛毅出席会议。

会上,王小刚从发展基础和态势、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三个方面,就我市“十三五”规划编制情况作了介绍。与会市领导、市级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省第十次党代会部分代表分别结合实际,提出了具体意见建议。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彭宇行对编制组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自《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启动以来,编制组的各位专家多次深入绵阳调研,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形成了《基本思路》和《规划纲要》(初稿),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彭宇行强调,绵阳是唯一国家科技城,中央确定的八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试点区域之一。要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王东明书记对“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关要求,对接上级部署、体现绵阳特色、坚持问题导向,高标准、高质量地把“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成凝聚绵阳力量、引领绵阳发展、描绘绵阳未来的纲领性文件。
 

一要进一步对接中央、省上战略部署。加强跟踪对接、深入学习理解、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上“十三五”规划,找准国家、全省战略与绵阳的结合点,把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穿始终,把省委的“三大发展战略”“两个跨越”的部署落到实处。

二要进一步找准目标定位,彰显绵阳特色。《规划纲要》在目标确定上,要“跳起摸高”,充分体现国家科技城、四川第二大城市的地位作用,更加鼓舞人心。要围绕全面创新改革、军民融合等特色和优势作足文章,把有利因素、不利条件分析透,把任务措施定实在,使特色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变为发展优势。

三要进一步突出项目支撑,增强操作性。“十三五”期间绵阳要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关键是要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要突出项目支撑,谋划好支撑绵阳未来发展的重大项目,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全省盘子。要把规划写实,让目标更明确,任务更具体,措施更实在,使规划更“接地气”、更具操作性。

四要进一步加强衔接配套,增强系统性。《规划纲要》要注重与各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衔接配套,切实发挥总体规划的统领作用,确保规划目标、生产力布局、投资安排和政策措施有机对接、形成合力。
    彭宇行强调,《规划纲要》编制的后续工作还很多。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统筹,把握好时间节点,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如期完成《规划纲要》编制任务。特别是要坚持敞开大门搞规划,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使《规划纲要》来源于社会、实施于社会、惠及于社会。

刘超在讲话中指出,“十三五”规划是指导绵阳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和综合性规划,是引领我市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是全市上下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要认真贯彻上级精神,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系列决策部署,以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编制我市“十三五”规划。要鲜明加快发展取向,体现出绵阳在科学发展的前提下加快发展的定位,推动我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要科学确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准确制定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力争率先实现次级突破。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科技城建设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创新主体还不够活跃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增强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要切实突出项目支撑,注重项目谋划、加强项目储备、强化项目带动,尽快启动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要凝聚各方共识合力,注重继承发展、统筹协调、调查研究,认真听取专家学者、代表委员、基层群众等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切实提高编制过程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努力把“十三五”规划编制成阳光规划、民心规划。

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少敏主持会议。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兴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杨娟,市委常委、科技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颜超,长虹公司董事长赵勇,副市长谢晓东,市委秘书长董晓彬,市政府秘书长、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夏明出席会议。
  ( 刘鑫)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