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高新区在逐步壮大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因地制宜依托“国家科技城”品牌以及国家级高新区独特的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链优势,倾力打造创新产业集聚区,以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再跨越,逐步向建成“2000亿产业园区”目标迈进。
国家科技城建设、中关村政策落户绵阳、军民融合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等历史性机遇为高新区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平台。依托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一大批新型产业在这里涌现:新一代显示技术、3D打印、新能源汽车等相继在这里建厂投产。川汽新能源汽车1-5月实现产值3亿元,三阳永年3D打印项目厂房已基本竣工,主要生产设备即将投入试运行。同时,通过成功引进长虹智易家、大龙网、海贸通等电商企业,高新区消费领域正在进行着新的变革。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该区实行重大项目领导包挂责任制和项目签约履约、开工建设、投产达产“三位一体”跟踪服务机制,针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中需要解决的事项,实行“一个领导牵头、多个部门联动”的靠前服务工作机制,以切实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该区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现有企业通过加大技改投入和创新提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设立1000万元科技专项资金,出台企业申报国家及省市企业技术中心、名牌产品、晋升规模以上等鼓励政策,并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省、市各类项目,帮助企业争取支持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技改研发资金、支持“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资金等各类资金支持。
在扩大对外开放,“外来户”争相涌入高新区挖土掘金的同时,该区更加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多次到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西华大学、西科大、绵阳师院、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等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宣传推介会,并与之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来区创新创业,为企业发展培育战略人才储备库;同时,该区多方联系协调帮助中小科技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区内已有2家企业正式在新三板上市,6家企业已经进入上市辅导程序,今年以来,国有金融担保公司总共为20家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提供3180万元担保贷款,有力地解决了部分中小科技企业的资金困难。
据介绍,下一步,绵阳高新区将在推动既定项目建设的同时,继续构建和完善扶持新型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筑牢产业强区的硬件和软件基础。 (龚怡 记者 任毅)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