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新、天津力神与我市在绵建设中国西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正式启动
■我市与国内外20家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生产知名企业签约金额158.8亿元
昨(26)日,我市在蓉举行建设中国西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媒体座谈会,介绍在四川汽车产业发展投资洽谈会上的签约成果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建设启动情况,整个座谈内容亮点纷呈,引起众多媒体记者广泛关注。
座谈会上,市委常委、科技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颜超介绍相关情况。他说,绵阳作为全国唯一科技城,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有丰富的科技资源,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有比照执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等独特的政策环境,还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是省内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最好的城市。
颜超说,绵阳市在四川汽车产业发展投资洽谈会上,与法国法雷奥集团、德国舍弗勒集团、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集团、米其林集团、重庆恒通客车等国内外20家汽车整车制造和零部件生产知名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7个,签约金额158.8亿元。特别是绵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签约仪式上,签订了中国高科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天津力神动力电池等项目,正式启动了绵阳中国西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建设。
亮点一:第二届科博会
今年10月在绵阳举办的第二届科博会,将举行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发展大会等重要活动,设立新能源汽车专题展区,特斯拉、宝马之诺、奔驰、奥迪、雷克萨斯、比亚迪、野马等46个国内外知名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将参展。届时,绵阳市民和广大汽车爱好者可以一睹为快。
亮点二:政策环境优越
座谈会上,绵阳优越的政策环境更是引起媒体记者热切关注。
颜超介绍,绵阳政策环境优越。18个国家部委组成的部际协调小组每年召开会议研究科技城建设工作,国家已正式同意科技城比照执行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四川省委、省政府成立省长任组长的省建设科技城领导小组,专门出台支持科技城建设的10条政策措施,支持绵阳建设100平方公里的“科技城集中发展区”。绵阳正在成为四川乃至西部创新创业政策环境最优越的地区。
亮点三:新能源汽车产业
座谈中,与会领导及嘉宾还回答了新华社、人民网、四川日报等媒体记者提问。
颜超介绍,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我市优势产业,新能源汽车是我市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企业44户,近两年新增汽车及零部件类科技型中小企业25户。
四川日报记者:绵阳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哪些产业优势?
颜超:川汽集团年产12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绵阳生产基地已全面建成,今年年底将实现整车量产,这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同时,该公司4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电动汽车即将面世。英志新能源已形成生产续航里程达380公里的大功率车用锂电池产能,技术水平国内一流;天明科技已建成年产800吨锂电池核心材料生产线,产品综合技术指标国内领先。中富集团与我市合作投资15亿美元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产业园已启动前期工作。
人民网记者:长虹此次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有什么具体项目支持?
长虹公司副总经理杨军:长虹电源与天津力神已达成在绵建设锂电池生产基地战略合作协议;拥有包括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的中国高科公司投资3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部件项目已落户绵阳。
新华社记者:绵阳中国西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左维琪:我们将吸引国际上先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企业、研发团队来绵阳投资发展。力争用3-5年时间,把绵阳建设成为集研发、制造、检验检测、展示体验于一体的中国西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将以纯电动汽车整车生产为重点,加快在电池电极材料、超级电容等方面率先实现产业化。将加快建设国家纯电动汽车研发院及实验室等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
新浪网记者:川汽公司如何在绵阳中国西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建设中发挥好示范作用?
四川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勇:
我们将与合作伙伴深化战略合作,以汽车设计、整车制造、燃料电池、电机、电控等为重点,研发一批关键技术、基础材料。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框架下,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计划,加快建设充电桩、换电站等基础配套设施,组建新能源电动汽车服务公司,推动川汽纯电动公交车进入国内各大城市,带动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及服务模式创新。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中新社、光明日报、四川日报,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中新网等中央、省级新闻媒体记者参加座谈会。
(绵阳日报记者 葛永坤)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