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六周年和全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之际,昨(12)日下午,我市举行了防灾救灾综合实战演练。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应急委主任、演练总指挥长林书成指挥演练并作点评。
此次演练的假想背景是:安县、北川交界处发生6.0级地震,导致通信中断,震中地区部分道路和房屋受损严重。震后,全市普降大到暴雨,引发安县高川乡泉水河插秧沟段泥石流堵塞河道、北川陈家坝青林沟山体滑坡等灾害,急需疏浚河道抢险排险、疏散转移群众。
14时30分,防空警报拉响,“灾情”传来。市应急委领导及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第一时间赶赴火炬广场,召开紧急会议,会商研判灾情,启动应急响应,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安排部署全市抗震救灾工作。“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二级响应,优先开展人员搜救、抢险救灾等紧急处置工作!”林书成一声令下,绵阳军分区、公安、人防、气象、卫生、民政、武警、消防、预高师三团、武警交通、供电、电信、移动、联通、市工程机械应急大队等市级应急力量立即向辽宁大道集结,赶赴“灾区”抢险救援。随即,“河道疏浚抢险”、“群众疏散转移”等科目的演练有序展开。由于本次演练采用了卫星、无人机、单兵系统、应急移动平台、无线电台等多种技术手段,演练现场音视频同步传输回指挥部,实现了远程互联,体现了我市应急指挥的先进技术手段和理念。
演练结束后,林书成点评指出,此次演练展现了我市应急救援队伍良好的业务技能、先进的应急救援装备和过硬的作战能力。
林书成还就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提出要求:要健全应急预案体系,紧密结合实际,及时修订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增强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要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注重培训、强化演练,努力提高专业素质和实战技能,加快建设反应迅速、保障有力的应急处置队伍;要改善应急救援条件,增加经费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增添必要的设施装备和应急物资,提高救援保障能力;要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切实增强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林书成特别强调,当前,我市即将进入主汛期和地质灾害多发期,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意识,逐一筛查隐患点,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应急值守,密切监测、严防死守,扎实抓好隐患治理,确保全市安全度汛、平安度汛。
副市长任建民、赵琪、经大忠、谢晓东、郑蕾,绵阳军分区司令员孙克勇,市政府秘书长夏明参加演练。演练共出动参演人员1600余人、机械装备60余台套。
(绵阳日报记者张琨)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