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网商备货应对“史上最强网购潮”


300亿元“双十一”蛋糕待瓜分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3-11-04  发稿编辑:景秀丽

“双十一”就要到了。记者日前走访众多网络商家和网站了解到,他们正摩拳擦掌,为迎接这个网络购物“狂欢节”的降临做准备。市场人士预测,今年全国网民购物总额可能会超过300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接近60%。

商家看好“双十一”忙于备货

进入十一月,方建华的工作节奏就骤然紧张起来:11月11日当天,他可能要向遍布全球的30万购买者发送总价1亿元人民币的服装包裹。去年的这一天,作为天猫商城女装销售前三的茵曼创始人兼CEO,他带领他的团队销售额超过7000万元。

他告诉记者:“4月份就开始备货,货品价值4.5亿元,其中还备了价值7000万元的物料,为了网购消费者有更好的消费体验,我们已与多家物流公司达成合作并采取分仓发货。”

看好11月11日的购物需求,是当下众多国内网商的普遍心态。去年的“双十一”当天,网商销售额超过190亿元人民币,而当年全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1.31万亿元,同比增长67.5%,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而据CNNIC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又新增网购用户2889万,总数已达2.71亿——在很多商家看来,“不搞电子商务就是死路一条”,已从预言变成了现实。因此,今年的“双十一”和往年相比,传统实体企业积极投入“备货”,成为最突出的亮点所在。

 

海量背后的市场变化

购物狂欢节今年能卖多少货?天猫方面向记者提供的分析预测认为,今年的网购销售总额会超过300亿元,“这个数字是根据对许多网店摸底调查后得出的”。

和卖家相比,各类购物网站之间的商业竞争将更加激烈。从10月下旬开始,包括天猫、京东、亚马逊在内的主要购物网站就已经开打宣传战、广告战,有的网站还预先搞起了“折扣预订”,希望及早锁定“客源”。

天猫商城洗发水产品销售排名居前的“采乐”品牌经销商谭家显说,网购正在改变传统的营销模式,渠道发生了深刻变化,今年“双十一”又是一次改变原有消费习惯的契机,经销商在广告、人力物力投放和优惠政策上加大角力。

然而,在看好“双十一”井喷式发展前景的同时,商家和网站也普遍承认“压力很大”:“双十一”在给消费者带来无数价格优惠商品的同时,人们也要忍受收货时间超长、包裹损毁、错发等一大堆麻烦和苦恼,特别是近乎几何数级暴增的包裹数量让物流和全社会都不堪重负——去年一些主要物流企业被“爆仓”的情形,不少消费者记忆犹新。今年仅天猫方面预计就会产生1.5亿个包裹,到时全国交通、物流会发生怎样的“意外”,谁都没有底。

天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目前包括顺丰、申通、圆通等快递公司已征调100多架飞机解决“双十一”当天货运的问题。

此外,也有物流业者在高铁上打起了主意。有报道称,已经有多家快递企业和铁路运输部门签署合作协议,将利用高铁运送小件快递。

全球市场为中国网购“折腰”

中国网购热潮如此惊人,让全球市场为之折腰——一方面,是众多网商直接向全球销售质优价廉的“中国制造”,另一方面,则是许多跨国品牌从以往的“被代购”转向直接面向中国网民。

这种情形的背后,凸显的是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开始更快发展的市场现实。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刚刚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明确出台检验、收结汇、税收等6项政策,扶持B2C跨境零售电商,这使得很多本土网商“动心”。

总部位于深圳的网路服装卖家陈文平说,自己正在筹划进一步加大跨国品牌如HM在国内市场的代购销售力度。他说:“作为一个出口货物的网店,我们已经在海外拥有一定资源,增加这个业务不会增加太多成本,但市场前景广阔。”(王攀 叶前)

新闻延伸

去年我国服装网购交易规模达3188亿元

 

据新华社电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1日说,去年我国服装网购交易规模3188.8亿元,约占全部网购交易规模的四分之一。预计2016年服装网购交易规模将接近1万亿元。

孙瑞哲是在1日中纺联举行的2013“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奖励大会上作出上述表述的。他说,受宏观形势带动,我国纺织行业正面临新的机遇,包括纺织服装需求增长、产业领域拓宽以及内需与新销售渠道的扩展。

孙瑞哲说,在外部发展形势向好同时,尤须加强产业内生动力,抓住机遇赢得新一轮发展先机。加强纺织企业科技攻关和突破,成为当务之急。“先进的研发技术、设计理念以及环保面料,将会为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他说。

中纺联表示,将在未来推动企业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扩大纺织产品在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应用,实现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1.5%。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