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从2008年以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连续4年发布互联网购药安全警示公告并多次开展整治行动,但网上非法售药的情况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总局5部门共同部署开展打击网上非法售药行动,通过清理违法有害信息、捣毁窝点、资格审核、宣传引导和鼓励举报等多种途径,联合整治网上违法售药行为,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销售假药的违法犯罪活动。
重点:打击三类违法行为
据了解,此次行动将重点打击三类违法行为:一是利用网络销售假药行为;二是未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资质,非法从事药品销售的行为;三是具有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或药品交易资质,但发布虚假药品信息或违法销售药品欺骗公众的行为。
目标:遏制非法售药势头
在行动过程中,监管部门将以当前网上非法销售问题最突出的肿瘤、性功能障碍、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症的治疗药品为重点品种,以互联网搜索引擎为重点监测对象,以投诉举报信息为重点线索,组织对网上售药行为进行排查。通过行动,侦破一批网上销售假药的大案要案,惩治一批网络销售假药的组织和个人,整顿、关闭、曝光一批违法售药网站,有效遏制网上销售假药与违法售药活动的高发势头。
治本:规范完善监管制度
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监管部门将逐步建立健全相关规范,加强网上非法售药监测体系建设,完善网上售药管理办法和制度,强化网络药品服务信息审查,通过制度和机制,让合法的网上售药企业做大做强,为公众提供良好的网上购药环境。
链接:网上黑药店咋识别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计,2012年全国互联网药品交易市场规模超过16亿元,是2011年的4倍。与此同时,网络药店假药横行、违禁药泛滥的问题也被频频曝光,成为影响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的一大隐患。面对层出不穷的骗术,消费者如何炼出“火眼金睛”?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尽管已连续四年发布互联网购药安全警示,但效果并不明显。专家认为,尽管网上非法售药吹得 “天花乱坠”,但只要公众具备一定常识,并不难鉴别。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共有85家网站具备合法的互联网药品交易和信息服务资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规定,网上售药须具备《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和《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并且要在网站首页显著位置标明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机构资格证书号码。专家提醒,消费者可登录网站查看证书和编号,不要被所谓的能够治疗疑难杂症的“灵丹妙药”蒙住了眼睛。(据新华社)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