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五条”实施已过百日,房地产市场初显平稳,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住宅成交一度有下降趋势,但房价却始终坚挺。与此同时,土地市场爆发式增长,多地频繁刷新的“地王”也让人们再次考量调控政策的延续性。
记者获悉,相关内部会议透露将加快研究包括土地、金融、财税等方面的房地产中长期调控政策。在研究的众多调控政策中,“去行政化”将成为未来调控方向。
据了解,“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由发改委、住建部、国土部、财政部、税务总局、银监会共同参与研究制定。据接近内部人士透露,未来房地产调控将在加强落实现有短期政策力度的背景下,着重进行中长期政策制定,建立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
上述人士表示,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是指在完成住房信息联网、不动产登记等长效机制的基础工作下,从土地、金融、财税等方面进行改革,而改革方向便是调控更加市场化。
上述人士具体解释说,土地方面包括土地出让制度改革与土地二元结构改革。
金融政策方面,应改变房地产企业融资模式,加大企业直接融资比重。“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房地产金融,世界通行做法是房地产企业进行直接融资,而我国房企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进行间接融资。”上述人士表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条件、融资成本、便利性都不一样。房企直接融资是风险自担的,风险性和金融活动、资金成本相关,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短期、中期、长期的不同类型、不同融资成本的资金组合,从而使银行风险降低。
在财税方面,上述人士称,改变现阶段以卖地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地方财政体系,逐步扩大房产税试点。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珏林表示,房价越高、矛盾越突出,越是出台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的好时机。应加快研究出台长效机制,逐步解决房地产市场长期面临的问题,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梁倩)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