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聚焦作风问题,对照检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情况,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研究加强作风建设的措施和制度,宣示了党要管党的坚强决心,让全党和全国人民看到了中央从严治党的坚实行动。
“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半年来,中央政治局率先垂范,各地各部门积极跟进,八项规定全面贯彻,有效遏制了迎来送往、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有增强,党风政风有改进,社会风气有好转。这表明,只要领导干部时时以身作则,就能产生强大示范效应,全党就会拥有改进作风的强大力量,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取得实效。
作风问题关系党的事业兴衰,事关执政根基的巩固和执政能力的提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横亘在党和群众间的无形之墙,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更是滋生腐败的土壤温床。中央聚焦到作风建设,目的就在于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集中解决“四风”问题,打破阻隔,健康肌体,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作风优良是党的战斗力生成的基础,是提高执政能力的保障。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党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四大考验”愈加严峻,“四大危险”越发凸显。唯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提的五点要求,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增强观大势、谋大事的本领,全面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以优良作风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起来,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立的目标任务和民族复兴伟大梦想而共同奋斗。
“五点要求”既是改进作风的重要遵循,也是领导干部提高履职能力的根本方法。 “四风”实质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四风”盛则能力衰。作风不正、不硬、不良,就会意志消退、情趣低下、视野狭窄、本领退化,缺乏观大势的意识和谋大事的能力;就会妄自尊大,一言堂,拍脑袋,背离民主集中制的要求,不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会行为失范、节操失守甚至腐化堕落;就会脱离实际、疏离群众,丢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传家宝,损害党的执政生命线。
扫除“四风”,才能正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不断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始终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从加强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教育,到强化领导机关和干部带头作用;从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到用好政绩考核“指挥棒”;从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到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滋生不正之风的漏洞;从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抓作风建设,到加强问责,健全监督体系,自上而下深化改进作风的行动正在进行时,顺应群众期待、适应时代要求,始终保持党的优良作风没有完成时。这是一个立党为公的政党赓续传统、自我净化的主动选择,也是一个执政为民的政党凝聚民心、再铸辉煌的制胜法宝。(据新华社)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