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近一年的电商大战又开战了。
6月18日,京东商城迎来十周年店庆,力推“老刘专场”促销;天猫、当当、苏宁、国美等电商巨头纷纷加入促销大战。电商“多国杀”卷土重来。
今年的电商大战与以往相比有哪些变化?对川内电商是机遇还是挑战?
买卖双方都更加理性
去年价格战主角是京东、苏宁易购、天猫3家,今年当当、凡客、乐蜂、聚美等参与力度大。
“今年电商嘴巴叫得凶,但都动口不动手,大家都很理性,其实是一场公关战。”电商资深人士龚文祥表示。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此前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2012年对所有电商来说都是一个残酷的年份,相比于2011年的资本热潮,2012年的电商圈可以说是水深火热,投资遇冷、收入放缓、市场唱衰,资本的釜底抽薪让电商红利时代一去不复返。
“以前做大规模,把增长率做得漂亮就可以赢得风投青睐;现在风投更加谨慎,电商烧钱也不得不更小心了。”成都IT茶馆创始人王佳伦说。
“电商平台更加理性,不是彼此的恶性价格竞争,而是整体对传统零售业的挑战。”五彩点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李文宪表示,现在供应商学会平衡,拿出不同类型的产品给每个电商平台去促销。
众电商们面对的也是一个黏性更强、更加理性的消费群体,对价格虽然敏感,但已不再是唯一因素。在去年“8·15电商价格战”和“双十一”均购过物的四川某事业单位员工秦培勇表示,遇上电商促销,现在会更加注重自己的需求。
避谈价格战改打价值战
经历了去年“8·15电商价格战”的虚假标价后,各电商都避谈价格战一词,纷纷提出“价值战”等新概念。
记者翻阅各大电商网站主页,没有电商说“价格战”,而是默契地称为“6月大促”。即便如此,“超低价格无底线”、“三至五折大优惠”等宣传口号,还是在比价格低。
成都本土电商通吃网总经理邱俊表示,虽然目前价格还是最吸引人的地方,但在未来,电商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物流等服务质量上。“我们现在还在依靠第三方物流,但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开始改善客户体验和更为细致的产品组合。价格竞争有底线,但服务竞争却是没底线的。”
川内另一家本土电商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用户体验为王”的时代,只有把各个电商环节做到极致,不再单纯依靠价格战,才能促进电商的良性发展。
资深媒体人端木清言认为,价格战瞄准最低层次的便宜需求,服务战瞄准的则是更高层次的便利需求。突破价格战,还需要实体零售企业电商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垂直电商及平台型电商与传统流通商进一步融合。
邱俊建议电商必须从自身内功修炼着手,寻找可持续的营销方式,“类似苏宁统一线上线下价格、整合资源;国美在线与天猫联手等,都可以看作是电商的探索举措。”
川内现在尚未有大型电商,未来突破方向在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占据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前三甲的分别是天猫、京东和苏宁易购。“现在大型平台电商的江湖地位已基本确定,如果在四川发展电商,我认为一些垂直类的电商,例如说专门卖本土特色的女鞋、家居、小吃等的网站还是很有潜力的。”深圳市亿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西南区投资总监林泽杏说。(刘川)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