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两报告直击中国经济发展关键点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3-04-08  发稿编辑:景秀丽

《中国产业升级报告》探索产业升级路径

中国产业升级目前已经到了关键时期。为了帮助我国企业顺利实现转型和升级,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华夏幸福基业有限公司合作在博鳌亚洲经济论坛会场发布了《中国产业升级报告》,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产业发展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和研究。

这份报告提出,在现阶段,中国产业面临的问题,主要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比重过低,以及产业分布地区不均衡方面。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产业转型面临较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正确处理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的关系存在较大难度,产业结构升级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是中国产业升级面临的四大挑战。但与此同时,中国产业升级目前亦迎来了一系列的战略机遇。

报告认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中国产业升级的有力支撑,而产业升级与技术运用,也正在成为“新四化”顺利实现的基础,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

报告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既可以实现现代产业体系重构,形成国家新型竞争优势,也是缩小我国与世界发达经济体产业技术水平差距的重要举措。

 

《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求解金融困局

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首次集中求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论坛首日即发布《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中国现状及亚洲实践》报告,引起了与会金融界人士的关注。

报告称,调查显示,目前66.7%的小微企业主在寻找外部资金来源时首选银行,向银行贷款已经成为小微企业争取外部融资的首选渠道,但与此同时银行服务仍存在较大改进空间,45.8%的小微企业主均认为目前贷款到位时间长,其他包括无法提供足够抵押或担保物、不能提供合适财务报表、贷款成本较高都是小微企业在向银行融资时所遇的常见问题。

尽管商业银行已经开始看好小微金融的发展前景,但在现实条件下,小微企业通过银行融资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博鳌论坛上提出,小微企业普遍缺乏被金融机构认可的合格抵押品,信用状况一般又不透明,因此很难直接取得金融机构的贷款,委托融资担保公司为其进行信用担保取得银行贷款成为重要途径。如何在利润与风险之间寻求平衡,巴曙松提出,要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制度建设。(据新华社)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