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国官方PMI反弹至50.9,结束此前连续两个月回落态势。
4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3月官方和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双双回升,其中前者反弹力度虽逊于预期,但仍达到6个月的最高值。显示中国经济仍处在温和复苏的通道上。
但相对于去年底的普遍乐观,市场无疑已修正看法。多位受访经济学家分析认为,今年前3个月的数据显示,经济复苏及通胀抬头的势头弱于预期,货币政策短期内不会进一步从紧。
经济延续回升势头
4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国家统计局周一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3月中国官方PMI反弹至50.9,2月份为50.1,结束此前连续两个月回落态势。数据显示,自去年10月份PMI指数达到50.2后,已连续6个月在50的枯荣线上方,而3月份PMI更是达到6个月的最高值。“3月新订单、生产量、就业分项都在回升且绝对值高于总指数,说明经济温和回升态势不变。”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
值得注意的是,在3月份PMI分项指数中,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5,比上月下降2.0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制造业原材料库存量在大幅减少,显示出在微观层面企业生产经营仍处于“去库存”的收缩阶段。“3月份原材料库存指数的下探,显示出‘去库存’加速的态势。”鲁政委认为。
同日, 汇丰银行发布的报告则显示,3月PMI终值为51.6,略低于51.7的初值,但超过上月的50.4,显示制造业运行继续小幅改善。至此,中国制造业已连续5个月保持增长。
“3月汇丰制造业PMI终值51.6,确认了制造业经营活动仍在回暖通道。产出指数53,为两年来次高。信贷及投资加快拉动新订单回升。新订单53.3,加快了1.9个百分点,也是两年来次高。就业指数50.1,连续四个月在50以上,但扩张幅度收窄。一季度PMI较去年四季度回升,预示一季度GDP增速将延续回升势头。”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表示。
“新出口订单从2月的50.3略加快至50.5。外需企稳,但近期欧元区数据显示前两个月出口反弹的势头恐难持续。产成品库存50.5,逆转了之前五个月的收缩。采购量52.8,较1-2月平均的53.3有所回落。补库存幅度仍然温和,供应商积压工作指数仅小幅扩张,与前两个月持平,也显示产能利用率仍然偏低。”屈宏斌称。
政策走势
但相对于去年底的普遍乐观,市场无疑已修正看法。多位受访经济学家分析认为,今年前3个月的数据显示,经济复苏及通胀抬头的势头弱于预期,货币政策短期内不会进一步从紧。
“中国经济复苏正在持续,主要得益于国内需求状况的逐步改善。而投入价格的小幅回落表明当前需求的复苏仍然十分温和,且通胀压力有所缓解。鉴于此,以及持续的外部不利因素,决策者应该保持相对宽松的政策基调。”屈宏斌称。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亦认为,尽管经济企稳回升态势在继续,但回升幅度相对历史同期偏低。“结合1、2月份数据,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不是很牢靠。”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数据,可以就未来经济走势,给出市场一个明确的看法。所以大家可能还是维持之前的判断,即中国经济仍处在企稳回升的阶段。但是今年前3个月的数据显示,经济复苏的势头可能不如去年年末市场预期般乐观。”渣打中国经济学家李炜表示。
在其看来,政策方面实际上仍有空间维持刺激经济复苏。但就当前看,政策仍处于中性区间上,如果经济仍然保持缓慢企稳的表现,整个政策会在近期维持相对宽松的环境。“经济复苏势头弱于市场预期,短期内政策不太可能进一步从紧。到今年下半年,随着进一步经济改革的加码,政策进一步明朗,经济可能会进一步加速。年末时,通胀或再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李炜表示。(中国经济信息网)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