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明确各级政府一把手为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第一责任人,储备上千吨御寒物资,落实“一帮一”结对帮扶措施


绵阳多措并举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12-19  发稿编辑:景秀丽

 

四川经济日报绵阳讯 (记者 任毅)  今年以来,绵阳不同程度地遭受自然灾害,特别是“7·22”“8·17”“9·10”洪涝泥石流灾害,给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成为一件重要的民生大事。为此,绵阳方面多措并举,深入群众,逐户核查,科学制定预案,将不漏一户一人地确保20余万有过冬困难的人员不挨冷不受饿,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作为践行党的宗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

此前,绵阳方面及时发出《关于切实做好今冬期间困难群众安全过冬工作的通知》,要求千方百计保障全市困难群众不挨冷受饿,温暖过冬,并明确各级政府一把手是困难群众安全过冬第一责任人。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从10月中旬起,全市各级民政等职能部门及时组织开展全面排查工作,深入村社调查摸底,准确掌握困难群众特别是边远乡镇和高寒山区低保、五保、伤残、“三孤”等特殊困难群众衣被、口粮等需求情况。按照“一村一册、一组一页、一户一格”的要求,建立了包括困难群众基本情况、物资需求和发放情况、帮扶措施、联系责任人等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基础台账,做到县市区和乡镇、乡镇和村、村和户相对应,不重不漏,做到情况清、任务明、工作实。

根据深入排查情况,为充分保证雨雪等极端天气下困难群众的生活物资需求,绵阳加大了应急保障物资储备力度,建立了市、县、乡镇、村四级应急保障物资储备机制,在市上和各县市区建立了应急物资储备库,在极重灾乡镇、高寒山区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站,在偏远和交通不便的村组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点。采取政府储备和与商家签订协议的储备方式,储备了应急保障物资,保证在出现极端天气下的供应要求。据了解,目前,绵阳已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物资储备点104个、物资供应点189个,储备大米1082.129吨、食用油9593桶、棉被35783床、棉衣27692件、取暖设备12787个,应对可能出现的极端严寒天气,按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及时发放过冬物资,确保他们安全温暖过冬。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加大对因灾、因病等原因造成临时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绵阳还及时组织发放冬令救助资金,落实“一帮一”结对帮扶,切实加大对这部分特殊困难对象的救助帮扶力度。探索建立健全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因灾、因病、因子女就学等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