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是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受其影响在2010年8月13日,该市清平乡爆发了特大山洪泥石流,震惊了国内外。近两年来,绵竹市委市政府持续地把防洪安全、应急保障置于突出位置,主动化解鹿头山暴雨区各种可能出现的汛期灾害问题。
据悉:德阳市绵竹境内有绵远河、石亭江、马尾河、射水河等大小河流10条,有柏林、风波等小(1)型水库5座,小(2)型水库16座,山坪塘156口,总蓄水1200万方。随着近些年极端天气加剧,灾害频繁,暴雨、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极易造成伤亡、损失。为此,该市在防汛工作中突出一个“早”字,在工作落实上突出一个“实”字。提前介入江河防汛管理,同时结合水日水周等活动,掀起了“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防汛保平安”的热潮。一是高度重视、强化责任,牢固树立“安全至上、生命第一”的原则,加强预警预报,严格防洪值班。先期完善了防洪预案,避险措施,实施避灾演练。依据区域特点,设置了绵竹市城区防汛指挥分部、汉旺地区防汛指挥分部和清平防汛指挥分部。在《今日绵竹》公示了主要河流、重险水库、重点山洪灾害及水电站、闸坝等防汛责任人名单,强化主体责任意识。二是排查防洪安全隐患,强化整改措施落实到位。通过“横行到边、纵向到底”拉网式排查,已累计投入3000万元,加强隐患整改治理。其中:投资900万元对石亭江新市部队段780米水毁堤防进行了修复;筹资300万元就12处水毁堤防实施修复,对7处险工地段采取临时应急措施;投资600万元,实施就绵远河小岗剑卡口段250米、清平雍家沟段河道250米临时疏浚清障,相继完成了小岗剑老虎嘴河段200米护岸、500米清障;三是切实创新河道管理模式,采用砂石开采权公开拍卖等方式,实现“以砂养河”,由四川路桥盛通公司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实施清平磷矿大桥至汉旺的河道疏浚。同时,针对绵远河天池“一把刀”行洪瓶颈卡口提前实施爆破处理,拓宽了行洪断面,清除了行洪障碍,确保了行洪通畅。四是储备防汛抢险救灾物资。在乡镇已备防洪石料12000立方米,编织袋30万条,铅丝笼1300条,麻袋0.5万条,铅丝20吨;在防办已备编织袋15万条、铅丝10吨、救生衣120件、冲锋舟2艘、橡皮艇8艘、发电机2台(套)。尤其是清平乡采取乡村集储和群众分储,备足了当地群众一月所需大米、面条、矿泉水、油、盐、茶等生活必需品和医疗卫生用品包括燃油、机械等抢险救灾物资。五是加强救援队伍建设,建立了防汛应急抢险救援队伍,主要包括水利、交通、水电武警、消防和武警中队及基干民兵为主的共5支320人、镇乡机关人员和民兵为主的队伍21支330人、大中型骨干企业人员为主的队伍9支450人,抢险救灾机械设备50台车。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