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达州市抢抓国家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的政策机遇,“勤汇报争取理解、建精品感化人民”,突出项目基础性工作,“跨区域、大规模、小集中、重水质、花园式”运作,构建了一批以万源市竹峪、渠县鲜渡、达县管村、大竹县杨家、宣汉县双河、通川区蒲家、开江县任市为典型的“花园式水厂”。于此,省水利厅日前已下达了2.4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9490万元)的投资计划,可解决41.94万农村人口及10.44万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
执行“四字”方针
近年来,四川省达州市严格落实“四字”方针,全力抓好前期工作。突出“勤、重、准、实”,保障了更多民生水利项目纳入国家计划。一是汇报勤。由市水务局主要领导带队,到中央相关部委和省发改、省水利厅汇报衔接就有13次,高频率的民生工作汇报在当地尚属首次。二是重投入。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举水务之力,挤出资金10万元,加强技术衔接、工程申报。三是定位准。吃透政策、准确掌握项目投向,突重点、立项目、精准备,确保民生工程能拿得出、用得上。四是方案实。由于民生水利规划投资设计的深度够、质量好,确保了全市更多水利项目能纳入计划笼子。
构建“四高”精品
饮水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此达州市坚持“四高”原则,着力打造精品水利。一是工程质量高。该市所有“集中供水”项目都坚持专业队伍设计、专业队伍施工,设备由政府统一采购。各县(市、区)水务部门对开展建设的每个工程都派驻了技术人员蹲点驻守,全程跟踪工程建设质量,全市许多集中供水工程被当地群众誉为“标志性工程”。二是工艺水平高。注重对工程建设先进技术、先进工艺的吸纳和采用,每个集中供水工程都坚持采用最新国标标准设计、修建,制水工艺都根据原水水质进行单项设计,确保了群众饮水达到规范标准。三是科技含量高。全市新建的供水工程大量采用了高科技消毒设备,切实提高了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新建成的达县石桥水厂、渠县涌兴水厂等,均安装了全自动中控设备。对规模较小的供水工程,普遍采用了自动加氯机进行消毒。四是管理要求高。严格实行“四制(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严把“四关”(合同关、资金关、材料关、验收关),强化专项资金跟踪督查,坚决杜绝“人情关系”引发的“豆腐渣”。
健全“四有”机制
建立健全饮水安全“四有”机制,切实跟进工作责任的落实。推进水利工作,责任落实是关键。在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前期及建设管理工作中,达州市水务局从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现实水问题出发,及时保障和建立了水利“基础工作有人抓、上下联系有人管、项目对接有人跑、各项报告有人办”的“四有”机制,从项目规划、工程设计、汇报争取、审批立项到建设实施,均落实专人、专家进行办理,切实明确目标任务和管护责任,确保民生水利工作各个环节的“无缝衔接”和“网格化”管理。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