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市各金融机构因地制宜、因时而动,进一步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力度,积极支持“三农”发展。截至去年底,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向市场投放22个新型农村金融产品,累计新增19206万元,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力度再创新高,极大地满足了全市农村经济建设中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信贷融资需求。
“三农”信贷资金投入大幅增加。截至2011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向市场投放新型农村金融产品贷款余额353037万元,同比增加15159万元,增幅达4.49%,累计新增19206万元。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类别日趋丰富。截至去年底,各金融机构共向市场投放创新农村金融产品22个,创新服务方式16项,涉及农业、农村、农民各个主体,通过突出的产品特点、灵活的服务方式,有力地促进了“三农”经济的发展。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呈现出较强的针对性。针对不同行业特性开展创新,如针对交通运输业,绵阳市商业银行推出了“好运通”和“货运通”产品,分别向从事城乡货运经营活动的自然人和法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农村金融创新客户受益面不断扩大。辖内金融机构通过整合、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开展产品宣传,将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极力向市场推介,在所属地区基本实现全覆盖,使农户和企业直接受益。此外“银企社农”对接活动常态化,涉农信贷活力不断增强。这些措施的实施,使我市金融机构向“三农”的投入力度得到了不断加大,为“三农”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绵阳日报)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