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一结束,绵阳的用工市场就开始沸腾了,大街小巷的餐饮店、茶楼门口都贴出了招工告示,劳动力市场也人气飙升。记者从我市部分职介所和用工单位了解到,从大年初九开始,相关部门组织的人才招聘会一场接一场,但企业仍惊呼招人难,求职者也感叹“找个工作不容易!”随着开工企业越来越多,用工需求明显增大,餐饮、制造等行业更是闹起用工荒。
用工企业
招个人咋就这么困难
“你好,我们这里现在有销售、设计等50多个职位,你有兴趣没?专业不对口也没关系,我们这边先让师傅带你!”昨(1)日上午,在市人才服务中心,某装修公司招聘人员把记者当成了求职人员,急切地表达着“招揽”之意。得知记者的身份后,这位工作人员一脸失望。
记者注意到,整个招聘现场提供的职位起薪普遍不低于2000元,平均在2500元左右,但是求职者对此似乎并不领情。无独有偶,高新区人才交流市场昨天上午也举行了节后首场外来务工人员招聘会,各岗位薪酬待遇比去年平均涨幅约一成。以普工工种为例,月薪从去年的1800元调到了2000元以上,还提供“五险一金”。可结果还是问一问的多,有兴趣应聘的少,招聘企业纷纷表示“伤不起”。
在节后的“用工荒”中,餐饮业、制造业荣登榜首。记者从我市一家大型连锁餐饮企业获悉,过年最令他们头疼的就是服务员紧缺,年后更为突出。“春节前员工大量返乡,服务员根本不够用。现在我们已经在网站、门店都挂出招聘信息,不仅增加每月奖金,还包食宿、提供定期培训,但来应聘的人不是很多,我们实在是等不起啊!”
在高新区某制造企业的招聘摊位前,咨询的人寥寥无几。该企业招聘磨工、钳工等一线工人30余人,办公室工作人员1名,但收到40余份求职资料里应聘办公室文员的有30多个。对此,高新区人才中心一负责人表示:“纺织、服装加工、电子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线上需要大量操作工,而一线工人待遇低,员工流失率高,是此类行业节后用工紧缺的最主要原因。”
务工人员
薪酬不高宁愿“东南飞”
从招聘会和人才交流中心的情况看,今年我市各家企业单位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完全可以满足绵阳本地务工人员求职需求,加之企业又提高了工资待遇和福利,对务工人员的吸引力应该加大才对。但记者在采访中却得到了另外一种答案:“找工作,难!找个称心如意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而这个“难”,基本上都是针对“工资低、待遇差”而言的。
“我对职业要求不高,保安、杂工都可以,但是这些工种待遇太低了,怎么也要3000元吧,一家老小都靠我一个人养活,这2000左右的工资还不如回家种地了。”在招聘会现场,来自三台县的农民工钟师傅告诉记者。
随着绵阳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农民工和技术工人有留在绵阳工作的意愿,大家一致表示,只要有机会,就会留在绵阳工作。 “家人都在这边,只要在绵阳能够找到适合自己技能的,工资待遇和原来差不多的单位,就愿意留在绵阳。”涪城区杨家镇的段师傅如是说。据了解,段师傅一直在杭州某电子公司做销售,由于离家太远,回家过完年后,他计划找新的工作。但围着招聘信息看了一圈,面对2000多元的月薪,他有些失望地表示,最终还是决定要出去打工。“沿海那边工资都在3000元以上,公司还包吃住;但现在绵阳每个月才2000块钱左右,又不包吃住,差得太远了。”
在绵阳籍外出务工人员眼里,绵阳的工资水平相比沿海一些企业要低很多,待遇的差距使他们更愿意“孔雀东南飞,沿海找工作”。
政府部门
招聘会连续两周天天办
针对节后“用工荒”,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劳务科科长王永峰认为,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很多务工者不愿意从事服务行业。对于一些对务工人员文化程度要求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招工会变得越来越难。
王永峰说,就企业而言,当前应当从务工人员心态入手,在薪酬、职业规划、培训技能等方面给予更加细致地改进,从基本的企业留人机制入手,保障长期人力资源供给。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当地人才市场建设和管理,完善人才平台,疏通用工渠道,协助企业进行转型升级,以增强企业应对“用工荒”的承受力和稳定发展后劲。
市就业管理服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每年春节后都是企业用工高峰期,就目前的招聘现状来看,进场企业和求职者相对不多,接下来几天会逐渐增加。“据了解,为破解节后“用工荒”问题,相关部门决定招聘会连续两周天天办,1月31日,我市2012年迎新春大型综合招聘周活动已经在市人才服务中心拉开帷幕。2月7日,“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每天都将在市人力资源中心举办,同时还将举办全市农民工专场招聘会。“春风行动”期间,有转移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者可获得免费的公共就业服务,包括就业政策咨询、岗位信息提供、创业政策经办、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有组织劳务输出和劳动维权咨询等各项服务,全市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劳务洽谈和信息交流相结合等方式,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的劳务合作交流,为我市用工短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服务。(绵阳日报)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