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泸州港进港铁路贯通。至此,泸州港成为全国内河唯一铁路直通堆场的集装箱港口——
“呜——呜——”11月18日上午10时18分,长长的汽笛声响彻泸州港。当日,泸州港进港铁路贯通,装载60个标箱的泸州港铁水联运的首趟列车开行。
至此,泸州港成为全国内河唯一铁路直通堆场的集装箱港口。按计划,今后每天将有一趟专列从泸州港开到成都或是从成都开往泸州港。
泸州港实现铁水联运,对于该港口乃至整个四川来说,有何好处?
●减轻物流成本 14.09公里的经济账目新算法
“火车还没开到港口,镇江一港务集团就和我们签订了协议,明年从国外进来的铁矿石,将有100万吨通过泸州港运到四川各地,后年力争达到300万吨—500万吨。”11月21日,泸州国际集装箱码头总经理徐卫平说。这段时间,他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这条进港铁路的效益。
14.09公里,这是泸州港进港铁路的长度。然而,在当地交通主管部门看来,这条铁路延长的路网空间远不仅如此。
“铁水联运,不仅扩大了泸州港的辐射范围,还降低了物流成本,加速了运输速度。”泸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梁中元告诉记者,随着明年泸州几条高速公路相继贯通,泸州港的硬实力将大大增强。公(路)水(运)、铁(路)水(路)联运后,将以泸州港为中心,形成一张立体覆盖的综合运输网。
在商言商。公水、铁水无缝换乘,不仅保证了货主进出港物资的快捷、直达、安全、价廉,而且减少了仓储、卸载和转场费等其他费用,大大减轻了物流成本——
相关人士算了一笔账:以一个20英尺的集装箱从泸州港运到成都为例,铁路运费为2196.7元,公路运输的运费为2500元,单箱价差达到303.3元;以一个20英尺的集装箱从成都到上海为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集装箱铁路直达,一种是通过泸州港铁水联运,铁水联运比铁路直达上海便宜1747.3元,铁水联运比铁路直达上海便宜1747.3元。“实际上可以节约物流成本30%左右,且只需一次转载,便可抵达目的地,省时又省钱。”梁中元说。
进港铁路的贯通,充分激发了泸州港的活力。“实现铁水联运后,预计到12月初,我们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将突破10万标箱,同比增长40%。到明年,集装箱吞吐能力更是将有大幅度增长。”徐卫平对此很有信心。
●激活内陆经济 300公里的综合交通辐射半径
“说句老实话,我们巴不得整合的速度、协作的速度加快,早日实现便利运营。”四川民生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有限公司杨劲松对火车开进港口码头堆场,显得有些迫不及待。
杨劲松所希望的,是各方尽快缩短整合时间,即铁路、港口、货运业主,尽快建立一种协作机制,对称信息,缩短办理后续、转运时间,真正发挥铁水联运的优势。
而对泸州港具有较强依赖的当地煤炭及散货业主更是迫不及待。
“以往我们的煤通过水路到了泸州后要先卸在某个码头,然后再转几次才上船往下走。现在通过火车将煤运到码头后,可以直接上船,成本大大降低。”一煤炭业主说。
铁水、公水联运后,成都和黔北、滇东包括陕西等地的物资可以从泸州港直达上海及沿海各大口岸。因为进港专用铁路通过隆泸铁路向外延伸,既可通过成渝铁路辐射成都经济区,又可通过隆(昌)黄(桶)、成昆、内昆等铁路辐射滇东、黔北地区及攀西、六盘水地区。据测算,港口辐射半径由此将扩大300公里以上。
备受各方关注的是,泸州港综合交通能力的提升,为其背后高速发展的四川经济插上了走出去的翅膀:不仅龙泉西部汽车城、一汽大众、日本丰田等企业扩量运输得以大幅保障,德阳的大件运输也可以通过火车运抵泸州后直接上船。
铁水联运,并随着铁路向贵州的延伸建设,长期沉睡的古叙煤田也正在醒来。古叙煤田已探明和预测的69亿吨煤炭以及周边的贵州习水、毕节地区247亿吨煤炭储量将像“金子”一样源源不断地通过黄金水道运出山外,泸州港服务经济腹地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加凸显。(新华网四川频道)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