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首都女记者协会采访团来绵采访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1-11-17  发稿编辑:景秀丽

吴靖平介绍情况 曾万明主持见面会

昨(16)日,首都女记者协会采访团见面会在绵举行。市委书记吴靖平向来绵记者介绍我市灾后重建、发展振兴、“两化”互动、文化发展等情况。市委副书记、市长曾万明主持会议。首都女记协会长曹照琴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市领导颜超、张学民、王黎等出席。

会上,吴靖平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向首都新闻采访团记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特大地震发生3年多来,绵阳各族人民坚强奋起、顽强奋战、感恩奋进,万众一心地推进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创造了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加快发展的人间奇迹,谱写了经济振兴、社会重整、文化重生的英雄史诗。重建成为全市加快发展的强大引擎,在“雪上加霜”的困境中划出了一条“止滑提速—巩固回升—高位求进”的坚强曲线。

吴靖平说,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重建工作,加快灾后美好新家园发展振兴。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建设、全程加强重建监管、切实抓好对口援建、推进科学防灾避灾,全力推进科学重建;二是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努力扩大就业;三是狠抓薄弱环节、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做好特殊困难群体帮扶,着力扶贫帮困。吴靖平说,3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我们坚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加快做强做大产业,加快做大做美城市,加快做牢做优基础,加快建设绵阳国家科技城,以工业强市为主导,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努力走出“三化联动”特别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化”互动发展新路子,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吴靖平说,我们始终坚持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加快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3年来,我们坚持把自力更生、感恩奋进作为决定力量,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培育形成感恩文化、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不仅重建了一个山河壮美的物质家园,也重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精神家园,培育了知恩感恩报恩的感恩文化。相信采访团一行通过深入基层、深入重建一线采访,一定会采访到鲜活的事例、看到灾区重建取得的成效。

曾万明说,特大地震发生以来,各位记者朋友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灾区一线,为抗震救灾呐与喊、为灾后重建鼓与呼,用一篇篇动人心魄的文字、一幅幅催人泪下的画面,重现了抗震救灾每一个感人瞬间,描绘了灾后重建每一个重生奇迹,担当起了拯救生命、传递力量、记录历史、捍卫良知的重大责任,在特殊时期作出了特殊贡献,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为我市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伟大胜利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曹照琴代表采访团讲话时说,特大地震后,绵阳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战胜灾难,重新站立起来,从悲壮走向了豪迈。这次来到绵阳,看到灾区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备受鼓舞,非常感动。最近,全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我们想到了绵阳,想到了遭受特大地震灾害的绵阳人民。今天废墟上挺立的美丽家园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基地和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这里有许多新经验,有许多新思想,有许多新模式,这些都是我们这次采访的源泉,是我们学习绵阳干部群众自力更生、感恩奋进的生动实践。采访团将深入灾区一线,采写出文字生动、文风清新的新闻,报道好绵阳灾后重建、发展振兴的好经验、好做法。

首都女记协采访团由首都女记者协会、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农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妇女报等媒体领导和知名记者组成,将在绵阳进行为期3天的采访报道。(绵阳日报)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