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县新生镇在开展党史教育学习活动中,为切实有效解决农村土地撂荒突出问题,守住耕地红线,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群众收入,镇党委政府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当前重点工作相结合,积极采取“四措施”扎实开展撂荒耕地整治工作,让撂荒地变成农民致富的金土地,为乡村振兴战略增添激发动能。
一、高度重视,强化责任抓落实。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主动承担起主体责任和政治责任,多次召开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把解决耕地撂荒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建立镇村组三级责任体系,工作责任靠实到人,工作任务量化到每天。
二、营造氛围,广泛宣传抓落实。该镇充分利用乡村大喇叭、张贴宣传单、群推送信息等方式,广泛宣传土地保护法律法规和国家耕地保护政策要求,同时,利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入村组农户、田间地头向群众讲解耕地保护相关政策和要求,提高干部群众政策知晓率。通过宣传,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保护耕地、恢复撂荒地耕种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增强爱惜土地、种好土地的自觉性,激发农民群众种地热情,引导群众有序复耕复种。
三、全面排查,摸清底细抓落实。该镇坚持细化分解任务,全面排查摸底,镇领导班子成员包片、驻村干部及各村村支“两委”干部迅速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块,全面开展撂荒地调查摸底统计工作,形成村农户撂荒地花名册和镇自然资源所统计台账并绘制地图,坚持做到撂荒地面积、块数、撂荒原因底数清、情况明,确保了整治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四、复耕复种,因地制宜抓落实。该镇通过召开会议将全镇撂荒地摸查情况因地制宜、因村制宜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土地撂荒问题和解决措施办法。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撂荒地复耕情况挂钩,实行“多种多补,少种少补,谁种谁补”的原则,促进耕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对自愿自行复耕的,由农户按期对撂荒土地进行翻耕覆种;对连片撂荒地动员村集体复耕复种;对农户整户搬迁、外出务工、水利灌溉不便、盐碱地等因土地产出效益低不愿耕种的,镇村两级结合各类项目和村集体经济进行解决。目前,各村如火如荼开展复耕复种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之中。(新生镇余小旺)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