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广角镜(四十)——政府网站作用日益凸显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12-13  发稿编辑:景秀丽

       伴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政府网站作为电子政务第一窗口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据工信部透露,截至2010年,全国.gov.cn域名下的政府网站已经超过3万个,加上.org.cn域名等政府事业性单位网站接近5万个。目前100%的国务院组成部门和省级政府、95%以上的地市级地方政府、85%以上的区县级地方政府建成了政府网站。
       实际上,早在2002年8月5日,中办、国办就转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通过电子政务建设积极推进公共服务,推动各级政府开展对企业和公众的服务,逐步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2006年3月24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印发了《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指出要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网络为载体,逐步建立电子政务服务体系。电子政务服务主要包括面向公众、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的各种服务;2007年1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因此,政府网站不仅事关电子政务建设,更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
       在第八届(2009)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发布暨经验交流会上,在全国30个省级政府网站的评比中,四川省政府网站取得绩效排名第五的佳绩,其中政府信息公开和工程建设领域专项评估均名列全国第一。会上发布的《2009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总报告》中,主办方高度评价了四川省政府网站:网站规范和健全了政府信息公开内容体系,不断提高人性化的服务水平,畅通政民互动交流渠道,努力推进四川省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特别是“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捐赠资金接收使用情况”及“灾后重建项目监督及资金公示栏目”,在从每一笔接受的捐赠资金数到捐赠资金使用方向及说明;从灾后重建项目的基本信息到项目的政府审批、招投标等主要情况都一一进行了公开,体现了政府工作透明度的同时,充分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就绵阳而言,绵阳政务网于2004年5月17日正式开通。网站包括政务公开、行政服务、投资绵阳等栏目,内容涵盖全市所有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企业与市民生活服务。绵阳政务网还是一个互动式的平台,通过网上留言,市长信箱都可以及时的发布和反应诉求和信息。
       近两年来,在国家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的推动下,我市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各部门各行业信息化建设、网上政务公开、网上行政审批、网上综合办公、网上咨询服务等系列政务网络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全面覆盖市、县、乡三级党政机关的市委、市政府门户网站集群,而且还走出了一条低投入、高效益的电子政务建设新路子。
       我市还组织了各地、各部门“一把手”及市级各部门主要领导参加信息化建设培训,使全市信息化建设人力、技术得到有力保证,其成功经验吸引了省内外一大批兄弟城市前来参观、交流与学习,有效地提升和扩大了绵阳科技城的形象和对外影响力。
       在国内信息化咨询领域最具权威的上海市互联网经济咨询中心发布的《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水平测评报告(2006)》显示,绵阳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在全国60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11位,领先于包括成都在内的27个省会城市。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