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减少环境污染,游仙区结合实际,多措并举,全力做好辖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
一、强化宣传教育,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坚持“宣传开道、舆论先行”,利用电视、报纸、手机APP等方式拓宽宣传渠道,广泛宣传秸秆禁烧重要意义,宣传秸秆焚烧危害性,宣传秸秆禁烧相关法律法规,营造“禁烧秸秆,共创生态游仙”浓厚舆论氛围。
二、突出重点难点,加强监督管理。
按照农作物收割进度,将秸秆禁烧期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有针对性开展工作,通过建立五级联保和巡查督察机制,构建“边界明确、责任到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监管网络,坚决杜绝焚烧现象发生,确保“白天不见烟、夜间不见光、田间不见斑”。
三、积极推进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
通过实施秸秆肥料化、原料化、能源化和基料化综合利用,全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区大部分乡镇田间地块实施作物机收和秸秆粉碎还田,从源头解决了秸秆焚烧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机械化收割不仅省时、省钱、省力,而且秸秆粉碎后直接还田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同时还有效防止了露天大面积焚烧秸秆行为的发生,切实促进了我区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东宣镇国春芦笋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将秸秆高温腐蚀后制造成有机肥用来作为生产食用菌、芦笋的基料,将农村秸秆资源利用来解决农村秸秆消化难的问题。今年以来,该专业合作社已经回收小麦、大麦、油菜籽秸秆等各类秸秆800余吨,消化各类秸秆1200多亩,产生生物质有机肥800吨,预计全年该合作社将消化各类秸秆1600吨,有效解决2400余亩秸秆问题。 (游仙区环保局文英)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