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严格审核强监督 多措并举防骗套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11-13  发稿编辑:景秀丽

 

近年来,随着新农合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涉及新农合基金安全的违法行为日益增多,全国各地已发生多起不法分子使用各种手段骗取新农合基金的案例。针对这一情况,游仙区农合中心进一步严格审核程序,采取核实参合农民就诊医疗机构、调查走访干部群众等方式,切实加大对大额医疗费用及异地住院患者的审查力度,积极防范借证住院、冒名补偿、骗套基金等违法违规行为,有力地保障了新农合基金的安全和稳定。

仅8月份至今,区农合中心审核人员在审查异地住院患者医疗费用过程中,就查出3起参合农民利用虚假病例资料企图诈骗新农合基金的案件,涉及金额达23余万元,避免基金损失近10万余元。这些事件的查处有力地震摄了违法行为,避免了新农合基金的流失。这三起案件分别为:

游仙区石马镇紫府村参合农民杨XX,女,49岁,因冠心病、高血压于2012年8月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住院发票及病历资料来我中心申请新农合补偿,发票显示住院总费用126640.56元,因费用较高,且病历资料中病情描述及治疗过程阐述简单,审核人员提出需先核实资料,再通知前来补偿。后经多方查找,取得该医院联系电话,并将发票传真过去请求协助核实,经核查,此人根本没在该院住院治疗,病例号和发票号均属虚构。后经区农合中心陈主任带队再次去参合农民家中核实,并向其讲明政策及利害关系,病人承认其资料系在北京假证贩子手中购买的假资料。

游仙区游仙镇金山村参合农民王XX,男,46岁,因冠心病于2012年10月持北京贞安医院住院发票及病历资料来我中心申请补偿,住院发票显示总费用82718.17元。在资料核实中,审核人员发现所有病历资料的医生签字均系同一笔迹,且字迹潦草、用语不专业、病情描述不详等。后经与该医院核实,并无此人住院相关信息,认定此份资料系虚假资料。

游仙区魏城镇玉珠村参合农民吴XX,男,39岁,因尿毒症自2010年起多次在区内、市级及省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并享受了新农合补偿。2012年10月,吴某向区农合中心递交住院资料申请新农合补偿,资料显示吴某于2012年9月5日——9月20日在省华西医院住院治疗,总费用:15651.53元。经向华西医院核实,证实住院信息不属实。工作人员又联系到吴某的家属,了解到家属对此次住院并不知情,认定系编造的虚假住院资料骗取新农合基金。

对上述核实出的骗套未遂事例,区农合中心按程序上报主管部门后,并告之当事人其行为已涉嫌诈骗新农合基金,区农合中心将拒绝支付补偿款并根据主管部门意见,决定是否采取相应处罚措施,同时建议当地政府、村社干部加强对参合农民的法治教育和政策宣传,并要求全区所有新农合工作人员及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落实身份核实制度,严格审核程序,规范操作流程,及时公示补偿信息,主动接受参合群众的监督,有效防范各种骗套新农合基金的违法行为发生。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