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安排,5月8-9日盐亭县供销社组织全体党员干部14人到朱德故里-张思德纪念馆-苍溪红军渡,开展“追忆光辉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党史学习教育研学活动。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坐落在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马鞍镇琳琅山脚下的朱德故里景区内。这里孕育了红军之父、三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朱德。天然五角星形的山峰--琳琅山,因此而名震天下。
在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全体党员干部向朱德雕像敬献花篮和三鞠躬,表达深深的怀念之情。在党旗和朱德雕像面前重温入党誓词、现场教学微党课,并现场合影留念。
随后,大家参观了“朱德生平事迹基本陈列”、“思念”专题陈列、国防教育园等,丰富的图片、翔实的史料、珍贵的文物,向大家讲述了从红军总司令到人民军队缔造者的伟大历程,缅怀了他从开国元勋到社会主义事业开拓者所创下的丰功伟绩,深深感受到朱德同志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光辉的一生。在景区丁氏庄园观看了《朱德的扁担三尺三》等红色歌舞,正是这“三尺三扁担精神”,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实事求是的高尚品格,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位党员干部,激励我们千秋万代都要弘扬传承!
在张思德纪念馆。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听取解说员的讲解,儿时课本上"老三篇"《为人民服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毛泽东的话音还回响在耳边;张思德从一个穿百家衣、吃百家饭的穷苦孩子成长为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的光辉历程,普通的战士,平凡的人生,成就了伟大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一个时代的标记,也是中国人的宝贵财富,千秋风韵代代相传。
在苍溪红军渡。波涛滚滚的嘉陵江,由北向南穿越苍溪县。在苍溪县城东南约四公里处,有一个渡口,叫“红军渡”。70多年来,它见证了1933年11月至1934年9月川陕红军浴血奋战的战斗历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川陕边区与刘湘等大小军阀鏖战十余月,粉碎了敌人一百一十个团共二十余万人的"六路围攻",给"四川剿匪总司令"刘湘以"兵折八万,官损五千,耗资一千九百万元"的沉重打击。聆听导游娓娓讲解悲壮激烈的红军战斗故事,置身红四军强渡嘉陵江硝烟炮火,在这片渗透英雄鲜血土地上感受勇士的风采,重走红军路,缅怀革命先烈,我们追寻着红色记忆,要常怀感恩之心,传承长征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美好生活。
为期两天的红色研学活动顺利结束,但“追忆光辉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将一直向前。赵嵩主任强调:此次党史学习教育研学活动,紧紧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作为供销人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把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做好,同供销系统工作紧密结合,锐意进取、坚持守正创新,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盐亭县供销社)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