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围绕“工业强市”战略总体要求,坚持产业集聚发展,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依托龙头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全力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今年上半年,全市“2+4”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58.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7%。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以总产值264.29亿元的成绩,在产值方面稳坐我市“2+4”产业中的“头把交椅”。与去年同比,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增长25.3%,拉动全市总产值增长8.9个百分点。
电子信息产业是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支柱,也是当今世界公认“经济增长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按照《绵阳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0年—2015年)提出的“重点培育和发展六大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以高新区、经开区、科创区等园区为载体,以技术创新研发为核心,集群发展起“信息家电产业”、“电子材料及电子元器件配套产业”、“平板显示产业”、“光电子产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从整体上壮大了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格局。
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在“集群发展”的同时,我市还力求找准新的增长点。今年,我市进一步加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围绕“以创新引领、以创新兴业”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大企业龙头带动作用,整合资源,找准产业发展切入点,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以新产业带动新增长。其中,在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方面,积极发展制造业信息服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网络安全、可视化软件建模、软件构件标准、软件构件库应用服务等应用软件;在网络及通信产业方面,大力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3G)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下一代网络技术(包括NGN、NGI和NGB等)产业,重点发展3G手机、UPS电源、基于IPv6的路由器、交接设备、传感设备,以及多媒体终端设备等产业;在光伏产业方面,以太阳能终端系统为切入点,整合四川在光伏产业链上的资源,大力发展太阳能储能电池、终端产品系统等产业。
当前,我市精心培育的一大批新兴产业,为我市平稳发展优势产业,突破核心产业关键环节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与活力,把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带入了“快车道”。
火车跑得快,全靠龙头带。我市电子信息产业“两大巨头”长虹、九洲公司,也在早已进入全国各地有线电视网建设和设备提供这一优势基础上,以“三网融合”为契机,对各自领域的网络信息产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升级,为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全新发展打响了头阵。
在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市以长虹、九洲等龙头企业为带动,对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进行进一步调整。围绕融合性终端产业,大力发展新型显示器件等关键器件产业;围绕软件系统平台,依托四大核心技术能力大力推进软件和系统集成能力建设,构建开放式系统平台……
通过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加快,集聚产业格局越发明显,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齐头并进,信息产业链不断延伸……电子信息产业在强力推动我市工业发展的同时,其自身的发展道路也越走越宽。 (本报讯)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