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西平镇聚焦“三产三融” 助力乡村振兴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3-07-26  发稿编辑:韩春梅

 

以“农业富镇”奏出产业提质“总基调”。一是打造特色产业新名片。高质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建设,全镇5.76万亩土地耕地质量等别提升1-2个等级。积极推广“返租代包”种植模式,精品花生、“水稻+”“玉米+大豆”3个“1万亩”特色产业规模超4万亩,建成全国丘陵山区花生机械化三台示范基地,建立2000亩水果花生“产业+育种”核心示范片。占地70亩的“智慧渔业-工厂化养鱼基地”一期已于6月中旬建成投产,年养殖鳜鱼、鲈鱼12万尾,实现产值2400万元;二是激发沉睡荒地新活力。探索“结对联耕、专业代耕、入股托管、打包流转”四条整治路径,累计盘活撂荒地、低效林地8500余亩,以招工业企业的政策,引进四川谷瑞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集中规模发展高粱5000余亩,带动集体经济增收52万元;三是探索集体经济新路径。整合全镇112台农业机械成立西平农机联合社,整合县供销社和辖区11个村128万元资金成立西平镇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开展农资销售、农技服务、劳务派遣等营运活动,带动村集体经济创收694万余元,公司盈利累计突破100万元,镇内95%土地实现机械化作业。

以“工业强镇”唱响经济发展“最强音”。一是以项目招引为抓手。紧扣农产品精深加工、鞋服制造,举办招商洽谈会3场,主动对接投资商27家,接待中铁八局、中化集团、华夏幸福、成都三台商会等企业实地考察20余次,储备项目21个,签约且开工500万以上项目2个;二是以企业效益为中心。有序推动四川东涛食品有限公司升规入统,4户规上工业企业预计年产值将突破5亿元,创新探索的“四个一批”工作法盘活闲置资产48处,扶持小微企业21家,先后引进以翰瑞祥鞋业、安吉娜鞋厂、金麦惠餐饮为代表的一大批“家门口企业”。三是以园区带动为载体。有序推动占地977亩西平工业园建设,努力构建以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仓储物流为主的产业体系,青盛餐饮公司预制糖水项目已建成投产,重庆成双食品10万吨智慧冷链物流及速冻食品加工产业园项目正在制定供地方案。

以“文化兴镇”谱写乡村文旅“主打歌”。一是引社会资本建文旅设施。按照“三山两水一古镇”的发展目标,引进780万元社会资本,投入500余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打造完成占地200余亩的清莲山公园,配套完成游客中心、新能源充电站和五彩林景观带;二是办精品活动促经济消费。借力春节返乡人口红利,招引市场主体并以资金入股的形式举办2023年兔年新春灯会。利用七一高质量举办以“党建助振兴、两新联万家”为主题的绚丽凯江文化艺术周,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了两个唯一,即:“在全省唯一一个以多地公共文化艺术交流展演为抓手促进本地商贸繁荣的新模式”、“打造全省唯一的乡镇级公共文化艺术展演平台”,活动期间成都、德阳、绵阳47支文艺队伍参与展演,有效推动凯江沿线中江县4乡镇和三台县4乡镇的比邻经济高质量发展。两次活动累计吸引游客26万余人,成功拉动消费5800余万元;三是挖文化资源展古镇形象。充分挖掘拥有300余年历史的“客家原乡、粮仓古镇”文化形象和吴家宗祠、四大会馆等历史建筑资源,采取“群众出一点、政府补一点”的模式,对占地45亩西平古镇街面进行保护性修缮,正在编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分阶段逐步推进“忠孝仁义礼智信福善喜和勤”主题十二街建设,已打造完成3条。(西平镇财政办)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