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顺镇立足村情镇情,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贫困村摘帽贫困户脱贫,并涌现出了一批致富能手和脱贫达人。
富顺镇华新村村民赵云,由于残疾被评为贫困户。2014年,赵云在房前屋后建起了100多个平方的生猪养殖圈舍,当年购买了4头母猪,2015年自繁自养了40多头肥猪,当年尽管生猪市场行情低迷,仍然收入了两万多元,2016年顺利实现脱贫。近两年由于生猪市场行情好,年纯收入都接近十万元,赵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科技示范户和脱贫达人。
富顺镇华新村村民 赵云说:“我还要艰苦奋斗,多养点猪多挣点钱,才行。”
赵云和老婆黄丽蓉,齐心协力,不仅自繁自养年出栏生猪40多头,还养殖了200多只鸡鸭鹅,种植8亩多土地,加上子女外出务工,全家年收入超过10万元。
富顺镇华新村村民 赵云说:“虽然我眼睛不好,但是我的老婆子就是我的杵路棍,我相信努力后头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富顺镇太平村村民余长兴,则是以发展多种经营脱贫的典型。喂养母牛、散养跑山鸡、养殖生猪是他家的主要养殖,外加300多株板栗树和10多亩的土地种植,就能解决全家的收入问题,加上子女每年好几万的外出务工收入,使他家的收入越来越高,建起了楼房,改善了居住条件,日子越来越好。余大爷高兴的说,现在政府好,政策好,再加上一家人的勤劳,才有了现在的好日子,今后要更加奋发图强,相信日子会比今天更好。
富顺镇太平村村民余长兴说:“作为一个家庭,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老幼要团结和睦齐心努力。我在家种了10亩土地,加上板栗收入,一年要收入一到两万元钱。在外务工的家人一年有四到五万元的收入。”
像赵云和余长兴这样的致富能手和脱贫达人,在富顺镇就有50多户,他们靠勤劳靠科技脱贫致富,起到了“标杆”作用。富顺镇有两个贫困村、全镇有440多户贫困户1100多贫困人口,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对贫困户进行帮扶引导,推广科学养殖和科学种田,提供务工信息,寻找就业门路。按照“两不愁三保障”和“一低五有”脱贫标准,查摆问题,反复帮扶反复整改,到2019年底,全镇实现贫困村摘帽贫困户脱贫。(胡兴友 )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