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三台县村级建制调整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在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中加强干部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三村改〔2020〕3号)文件精神,灵兴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全力以赴做好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
提前谋划,主动作为。灵兴镇党委于3月31日召开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党委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引导班子成员正确认识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的重要意义。4月7日专题党委会议上讨论通过成立灵兴镇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驻村领导包片工作机制,细化分解任务,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明确要求班子成员入户走访,收集社情民意,对债权债务、信访矛盾等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对容易引发信访稳定问题的重点事项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防控预案,防范化解风险点。
精准摸排,理清家底。镇党委班子成员深入各村(居)核实人口数量、管辖面积、资源分布、产业发展等信息,并分类建好台账。全镇村建制调整前有行政村18个,居民委员会2个,有居民小组157个,有村常职干部61人(其中女干部22人,女干部占村常职干部36%),专职社干部108人,兼职社干部44人(兼职社干部占总数29%);年龄在55岁以上村常职干部26人,占常职干部数43%。干部年龄老化,不适应新形式下的干部队伍要求。
稳步实施,扎实推进。4月1日-5日,全体领导班子及机关干部深入村社与村两委干部进行谈心谈话,召开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座谈会,确定初步方案并上报公示。5月10日、11日,全镇19个村(社区)相继召开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村民会议(户代表会)和居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了本村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初步方案。19个行政村(社区)实到人数超过应到人数三分之二,同意方案的人数超过到会人数二分之一,表决结果有效。5月16日,灵兴镇8个新成立村(社区)分别召开了村(居)组干部、村(居)民代表、党员会议。会上,宣读了临时党组织成立及合并后新村挂牌。村级建制调整后,灵兴镇8个村(其中1个村不涉改),1个居,设村常职干部36名,平均年龄为47岁。成立灵兴村(社区)等8个临时党组织,分别设书记1名,副书记1名,委员1名。
目前,8个临时党组织工作正常化进行,工作委员会正按程序进行公示。在下一步并组工作中,党委、政府将深入调研,拟将全镇157个村(居)民小组,按照45%-50%的比例进行合并,保留70-80个村(居)民小组。 (王艺洁)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