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村建制调整工作的推进,灵兴镇村(居)常职干部面对新角色转变、新任务叠加、新职责定位,如何引导常职干部正确履职成为镇党委、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灵兴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坚持“目标、发展、需求”三个导向,多形式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坚持目标导向,提升履职能力。针对新任村干部的政策知晓能力、计算机实践能力较弱等问题,开展“书记读书班”“后备干部轮训”学习,注重廉政警示教育、消防安全、脱贫攻坚、农村土地政策、集体经济发展和法律知识等培训,不断提升村(居)组织群众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领富带富的能力、推动村级发展的能力。目前全镇已对67名村(居)干部和专干,开展了2期关于党务知识、环境保护、脱贫攻坚政策等方面的学习培训。
坚持发展导向,构建长效机制。重点围绕党建、村级班子建设、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工作,分别制定了2020年度村(居)干部职责目标,并将目标细化分解到每月、每季度,按村干部职责分工落实到每个人。同时,严格按照“月督导、季调度、半年初评、年终考核”的工作机制,强化对村干部职责目标运行情况的有效监控,进一步规范村干部履职行为。目前,各常职干部已完成任期目标、年度目标的制定,明确2020年重点项目工作17项,进行了公开承诺。
坚持需求导向,加快服务提升。针对行政区划调整后,原争胜片区群众办事成本增加的问题,积极推进争胜便民服务点建设,以“上为政府解忧,下为百姓排难”为目标,对原争胜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打造,配足配齐四名业务素质强、有责任心的人员,提供社保、医保、民政、农业四项业务办理。同时,积极推行便民服务代办,加强监督管理,切实担负起为民服务,方便群众的职能,树立政府窗口的良好形象,全面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灵兴镇 王艺洁 )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