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三台县文广新局构建一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3-06-27  发稿编辑:景秀丽

2013年,三台县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以“构建一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奠基伟大中国梦”为主题,以“各项工作力争全市第一,整体工作力争省内一流,特色工作在全国有影响”为目标,以提高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根本,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一、优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力,着眼均等化

深入开展四川省广播影视示范县、数字电视示范县和农村文化建设示范培育县活动,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载体建设,提供优质多元的文化产品。

(一)完善服务载体,提高承载力。继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承载力。县文体中心(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梓州大剧院)、城乡电影院和镇乡综合文化站要全面投入使用。加大已建成的农家书屋、村文化活动阵地、社区书屋、社区文化活动室的后续资金的争取力度,进一步完善设备设施。新建20个社区书屋, 按省级指标建好新增社区文化活动室。管好用好农村广播,确保“村村通,天天响”。

(二)优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力。依托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活动阵地,积极组织、引导群众举办文艺演出、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表演、歌手大赛等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实施“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全县开展送文艺“三下乡”、文艺进校园、文艺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百场以上。县、乡(镇)、村(社区)等千余个公共文化活动阵地全部免费开放,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免费提供。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着力形成免费服务的品牌效应。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万余场,确保一村一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积极推进流动博物馆、图书馆进村入社,扩大服务覆盖面,实现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城乡均等共享。实施“一县一乡一品”战略,完善文艺作品创作的扶持政策,鼓励原创,加大精品力作创作的奖励力度,力争创作出在省市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精品力作。县广播电视台要全面完成广播电视网络改版工作,节目采编播要坚持“三贴近”原则,要创作出符合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需求的丰富多彩、优质多元的广播电视节目,力争在省市乃至全国形成独特影响力。

二、加快产业发展,增强后劲力,突出效益化

充分发掘三台文化资源优势、搞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向上争取项目及资金、招商引资、社会融资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民俗文化、广电传媒、演艺娱乐、出版印刷、文化创意等文化产业。规划好郪江古镇、云台观、鲁班湖、琴泉寺等文化旅游产业。启动百乐影城商业电影运营,探索镇乡电影院经营模式,构建经营性影院长效运营机制,发展壮大电影产业。积极发展网络产业,拓展创收渠道,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三、加强新闻宣传,扩大影响力,着力品牌化

创新新闻宣传的内容和形式,打造精品栏目节目。注重栏目节目的创意和策划,做到一月一特色,一周一重点。改进《三台新闻》、《民生播报》等栏目的报道形式,更加关注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需求,扩大栏目影响力。加强与中央、省市台的衔接,策划制作一批上重头、上头条的节目。努力实现“市台天天有,省台周周有,中央台月月有”的目标。

加大信息宣传力度,包装推介地方文化。通过媒体、文学艺术等多种形式将我县的旅游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宣传出去,力争在省市及全国的形成影响力,树立地方文化品牌形象。加强本行业、本部门及单位的自身宣传,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为广泛争取各级领导、各界群众的重视和支持,吸引项目及资金营造良好环境,创造有利条件。

四、加强行业管理,提高执行力,注重规范化

加强管理工作的调查研究和改革创新,突出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精细化和规范化。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效能”的原则,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看好阵地,管好队伍,履好职责,提升效能。

(一)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根据市场动态适时开展网吧、电子游戏、歌舞厅等娱乐场所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规范经营行为。坚持“扫黄打非”常态化,加强对音像、出版物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销售非法音像制品和盗版书刊行为。加强广电领域执法工作,联合相关部门打击私自安装、出售“小天锅”行为。

(二)加强文物非遗保护。加强对文物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做好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组织第五批县级非遗保护名录的申报和审批,争取一批县级项目进入市、省乃至国家级保护名录,争取国家对我县保护名录和传承人更大的投入。组织参加第四届国际非遗节,提升我县非遗文化影响力。完成新建博物馆布展和免费开放工作。

(三)加强安全播出管理。严格执行广播电视节目“三审制”, 确保节目源安全。落实安全播出值守及监管,确保传输过程安全。加强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经常性对县内的互联网网站进行检查,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视听服务环境。加强三台新闻网站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开展信息与网络安全检查,确保网站的安全正常运行。

(四)加强新闻出版管理。净化文化市场环境,规范经营秩序。开展好全县印刷业经营单位的调查统计工作,加强对全县印刷业市场的监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做好政府机关使用正版化软件工作。加强报刊管理,积极开展“扫黄打非”斗争,收缴色情低俗和暴力等各种非法出版物。

五、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软实力,力求最优化

深刻领会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文化创新发展道路,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软实力,增强竞争力,努力实现“全市第一,全省一流,西部领先、全国先进”的目标。

(一)加强党建工作,改作风树形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关于文化工作和党建工作的要求,突出能力、作风、制度三大建设,继续争创市、县先进党组织,保持“四好”班子荣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县、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树立勤俭节约、务实高效、作风优良的行业形象。筹办好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党委班子民主生活会、“文化大讲堂”等活动,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好新一轮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统筹协调以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工作。

(二)推进体制改革,添措施增活力。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结合文广工作实际,引进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稳步推进镇乡综合文化站与广电站的人事整合,发挥整合效益,增添工作活力,促进镇乡基层文广事业全面发展。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素质强基本。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干部选拔任免考评制度,提高干部领导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和业务素质。进一步加大专业人才、特殊人才、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壮大人才队伍,为文广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更高更强跨越提供根本保障。

(四)坚持改革创新,增特色添亮点。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大胆改革创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至少要有1至2个在县级有影响的特色亮点工作。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经验要形成理论著作。文化艺术要突出原创和地方特色,全面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工程,获国家及省市级奖项要有新突破。县图书馆要积极争创“国家一级图书馆”。花园、郪江、断石、八洞文化站要成功创建省级示范文化站。以断石乡禹顺村农家书屋为典范,再争创1至2个国家级示范农家书屋。广播电视要有在全国或省市有影响的栏目节目。

(五)落实目标考核,促跨越争一流。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格局,建立完善部门及个人目标管理量化考核体系,精分目标任务,落实量化考核。突出对上争取、重大奖项、特色亮点等重点工作的考核奖惩。加大社会管理、信访稳定、政务公开、档案、保密、创建、普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民生、精神文明、信息宣传等各项常规工作的考核力度,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创先争优,整体工作实现省内一流的目标。(唐和建)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