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全动态监测机制
加强与乡村振兴、医疗保障、残联等区级部门沟通联系和信息共享,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开展常态化监测,实现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综合考虑“两不愁三保障”、政府补助等因素,对农户进行精准分类,组织镇村干部走访排查,建立工作台账,逐一明确包户责任人。今年以来,已排查监测帮扶脱贫户767户、监测户49户。
二、建强帮扶力量
由乡镇党委牵头,统筹帮扶单位驻村党员干部、到村任职选调生等力量,建立N名帮扶人员结对1户困难群众的工作机制,严格对标履职能力过硬的要求,围绕乡村振兴、农村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通过举办业务培训班、座谈交流会等方式对帮扶干部开展全员培训。今年以来,已开展谈心谈话、“传帮带”交流会等5次,农业技术、政策法规等乡村特色培训10次。
三、开展帮扶活动
在全镇行政村常态化开展“消费帮扶贫赶集日”系列活动9次,鼓励脱贫群众、监测对象和低收入家庭人员摆摊售卖生鸡、果蔬等自家生产的特色农产品,组织帮扶干部和群众积极选购。今年以来,共有336户脱贫群众、338名帮扶责任人参与活动,助力脱贫群众、监测对象增收10万余元。
(兰浩 )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